教育部日前宣布将于114学年度试办「第三人生大学」计画,採用学年制及累计学分的方式,旨在满足55岁以上民眾的学习需求,并强化其参与职场的能力。对此,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教文体育组召集人陈学圣认为,教育部此计画中对于学分、学位授予的规划,目前皆已有相关教育机构执行,教育部看似创新的政策,实则缺乏新意,甚至带有哗眾取宠之嫌。
教育部「第三人生大学」试办计画将于明年1月公布,以55岁以上民眾优先,目前规划将採「累计学分」的方式,长期则衔接学位授予,课程将着重专业技能。陈学圣认为,目前已有部分大专校院开始招收高龄者就读,授予学分及学位,教育部的规划并非创新措施。
此外,陈学圣指出,社区大学多年来积极争取授予学位,但根据《社区大学发展条例》,现行规范仅允许其发给「学习证书」,无法提供正式学位。而空中大学则长期提供成人多元学习管道,且近年来学生人数逆势成长,从104学年度的1万1000多人,至111学年度增加至1万6338人。如果教育部能针对社区大学、空中大学等现有基础,进行资源投入与升级,应可取得更显着的成效。
陈学圣强调,教育部的「第三人生大学」计画看似创新,实则重复既有方案,无论是大专校院、空中大学或是社区大学,现有体系中已有多元管道可供55岁以上民眾学习,与其耗费资源推动新政策,教育部更应着眼于整合现有的教育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以避免政策流于形式,方能实现提升中高龄族群学习机会的初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