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口腔癌危险因子,但国人对于槟榔致癌风险认知度低。今天(3)是槟榔防治日,台湾槟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联盟呼吁尽速订定专法,莫让「健康台湾」沦为口号。卫福部口腔健康司表示,今年底会预告槟榔专法草案,并非禁止贩卖或生产,而是聚焦在槟榔健康危害,订定「禁槟场所」、保护未成年人和孕妇。
台湾槟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联盟由10个社会团体和6位专家组成。联盟主席、台大名誉教授韩良俊表示,2008年成立联盟以来,今年已举办第13届口腔癌防治力调查,共有20个县市参与,期盼降低国人槟榔嚼食率、口腔癌发生率和死亡率,槟榔防制专法早日实现。
口腔健康司副司长顏忠汉表示,根据国健署最新调查,18岁以上嚼槟率从94年的8.5%,到110年的3.5%,降低了5成8,但口腔癌每年新发生率却没有下降。根据研究,一天嚼10颗以上、嚼10年以上,即使戒除了,罹癌风险还是超过10年。
台湾槟癌防制联盟调查小组召集人、东华大学教育与潜能开发学系教授李明宪表示,槟榔的粗纤维就像菜瓜布,嚼食会伤害黏膜,最严重可能穿孔,且槟榔果实不含白灰、红灰添加物就会致癌,但国人认知率十年来没有超过60%。
李明宪表示,台湾最早开始嚼槟榔的年纪是4岁,从105年到112年口腔癌死亡人数节节高升,从2936人到3610人,都是一条条生命,呼吁莫让「健康台湾」沦为口号。他强调,口腔癌预防很重要,但目前政策很轻忽,期待未来大步迈前。
槟榔防制业务从去年7月起由国健署转至口腔司主管。顏忠汉表示,今年底前会预告槟榔防制专法,并不是要禁止贩卖或生产,而是聚焦在槟榔健康危害,针对未成年人和孕妇的健康保护、规范禁止嚼槟榔的场所,以及还有原料检验等,预计今年底前预告草案,期盼各界提供意见并给予支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