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美术继2024臺北国际艺术博览会率先曝光艺术家王寻之多件精彩创作,引起高度关注后,将于12 月 14 日(六)起首度在臺中艺廊空间隆重呈现其最新雕塑个展。展览将以其创作的两大核心价值—「导演型的雕塑家」与「动态间的捕捉手」为策展主轴,邀请观眾穿梭于动势之间,全面探索雕塑与时空交织出的微妙而充满张力的对话,发现其中丰富的情感层次。
王寻为美籍臺裔,1962 年出生,恰逢臺湾电视时代开端,成长环境深受传统技艺薰陶与动画的视觉语言启发。毕业于臺艺大雕塑系后赴美深造,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进修,之后取得纽约理工学院电脑动画硕士学位,并于 1996 年加入好莱坞知名视觉特效公司 Rhythm and Hues Studio,参与《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加菲猫》及《纳尼亚传奇》等经典电影的制作。2007 年返臺后,他将好莱坞的数位创作技术融入雕塑创作,拓展了雕塑在当代艺术中的叙事逻辑与可能性。
作为一位时代的见证者,王寻的创作深植于个人生命经验,亦捕捉了臺湾电视时代的兴起与数位科技时代的巅峰,将雕塑艺术提升至全新的层次。他以「导演型的雕塑家」自喻,将自己视为空间与时间的编排者,让每一件作品的诞生犹如一场精心编排的电影。
本次展览从入口到二楼,精心布置的展场空间与渐趋明亮的灯光交织,营造如同引领观眾入戏般的氛围。而「动态间的捕捉者」则体现于每件雕塑都细腻地构建了时间流动中的「演化」,挑战观眾对静态雕塑的传统认知。随着观看角度的改变,雕塑所传达的情感表达层次不断丰富,彷佛每瞬即重生。
本次展览不仅呈现了王寻创作系列中的精彩雕塑作,包含「时差雕塑」、「视差雕塑」和「人生系列雕塑」,更回顾了他返臺前在好莱坞制作动画的创作歷程。
从踏入天井「观影前等候区」的纪录片、曾参与数十部知名电影的制作精选,接着展现各种不同镜位的精湛手稿作品,再到国美馆与北美馆的早期典藏等等,观眾不仅能见证王寻如何延续这段跨文化旅程中的养分,还能感受到他在跨时代的艺术实践中,突破传统雕塑形式与媒材的深度探索。
这样的跨界融合,让他的作品不仅限于静态的雕塑,更具备了动画般的生命力和情感深度。展区末的「檔案互动柜」更是亮点之一,透过各个年代的抽屉展示,观眾更能清楚地理解与感受王寻的创作脉络,并同时与大时代的重要事件、甚至有趣的小道消息互动,也让当代年轻人能够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从而赋予王寻的艺术故事更多层次与生命力。
大河美术期望,无论是对传统与数位时代的见证,还是对未来的展望,这场展览都不仅是对王寻创作歷程的回顾,而是揭示了雕塑艺术更多可能性的丰富想像。诚挚邀请观眾来到展览现场,成为这段跨时代艺术旅程的关键见证者,与我们及艺术家一同承载这段充满时代意义与人文情感的记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