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没电导致无法上网、支付、传送讯息,已是现代人生活焦虑的原因之一,行动电源成为最佳的救援利器;近来频传行动电源膨胀、过热或爆炸等意外,安全性令人担忧。新北市消保官随机抽查市售7款行动电源检测安全性,电池检测全数合格,但发现5件欠缺完整商品标示,3件未贴附商品检验标识,合格率不到一半。
消保官陈思纯表示,行动电源为「应施检验商品」,业者贩售前应完成相关检验程序,并于商品本体贴附商品检验标识,且应依《商品标示法》与电器及电子商品标示基准规定标示型号规格、原产地、制造商或进口商等,才能陈列贩售。
陈思纯指出,透过网路购买7款行动电源,并委托SGS检测电池安全性,检测结果虽全数通过,但却发现有3件卖家于销售网页标示BSMI字号、商品本体却未标商品检验标识,可能有冒用BSMI字号、逃避检验的情形。
陈思纯说,已将此3件违规案件移由中央主管机关经济部标准检验局依商品检验法相关规定进行后续查处,若查证为逃检商品,依《商品检验法》第60条第1项规定,业者将面临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锾处分。
根据消保官提供资料显示,7款行动电源中5款制造地为中国大陆、1款是台湾厂商、1款未标示。抽检查到5件商品标示违反《商品标示法》与电器及电子商品标示基准规定,违规情形包括未以繁体中文标示、漏标商品型号、规格、国外制造商名称等,新北市经济发展局已将违规案件移请业者所在地县市政府后续查处及辅导改正。
台湾科技大学教授罗一峰表示,消费者多以价格因素,挑选行动电源,但应检查行动电源上是否有安全规格认证,这是最重要的指标,若无任何安规标示,绝对不要购买;再参考产品的制造地区,绝非以价格为主要考量。若使用行动电源出现过热或手机耗电情况异常,可判断行动电源是否老化。
消保官建议,消费者应选购贴附商品检验标识的行动电源,可大大降低安全风险,同时应依照商品使用说明书或注意事项使用行动电源,行动电源应避免发生碰撞或摔落,如有碰撞、摔落情形或故障现象发生,应送至厂商指定之维修站维修,切勿自行更换零件或拆解修理,才能确实减少意外发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