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友申请健保给付用药,须经过事前审查,健保署今日(30)举办「癌药事前审查以电子病歷申请实作成果观摩会」,并宣布明年起,癌症用药事前审查将採取线上机制,简化民眾申请、专家审查时间,目标3天内完成,未来导入AI后,有机会只花1天、几小时就完成审查,目前已有40家医院参与试办计画1年,未来会逐步扩及其他新药及医院。

卫福部长邱泰源表示,癌症42年位居国人10大死因之首,提升癌症存活率是重大公卫议题,要更加强化癌症筛检到治疗的过程。智慧医疗发展中,资讯整合十分重要,健保署结合国家癌症防治计画,持续精进数位建设,让医疗资讯标准化,能达到以病人为中心整合资讯。

健保署长石崇良指出,去年健保通过31项新药,扩增23件适应症给付,今年也通过26项新药、28项扩充适应症,预算从去年44亿成长到今年约百亿规模。

石崇良说明,过去新药的投入,需要经事前审查,由主治医师填报病情摘要、病理报告、检验资料、影像、用药临床资讯等书面资料,再找相关专家亲自到分区办公室审查,若有资料不齐全状况,来来回回又要好上不少时间,可能影响病人用药时程。

癌药事前审查改由电子病歷申请后,将所需资料数位化,医师不必再手写纸本,可直接从医院资讯系统抓取资料,一条龙串连起来,让事前审查线上进行,整个用药程序更迅速、更有效率。目标控制在3天内,未来透过AI导入,期望更即时,能在1天内或几小时内就完成申请、审查。

石崇良表示,电子病歷化申请癌药事前审查,共归纳出8大类、102项栏位,歷经一年时间,已有包含长庚医院、马偕医院、台中荣总、和信医院等40家医院参与试办,未来希望更多医院加入。

石崇良表示,目前以推动癌药为主,未来有机会取代现行癌症登记,相较癌登约晚2年的时间落差,将能更即时地协助医疗科技评估更精准,未来也将进一步以AI协助审查,加速审查流程及精准给付,预估在临床医疗科技评估、新药研发、临床研究等领域,都成为重要资料库,并将逐步扩大到癌药以外的其他新药审查。

#健保 # 健保署 # 石崇良 # 癌症 # 癌症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