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比亚迪2024年电动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共卖出创纪录高的427万辆。同时,理想汽车的交车辆超过50万,跟国际大车厂Stellantis合作的零跑汽车,销售量双倍成长达293,700辆以上。
不过,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等,部分新能源车厂则未能达标。浙江吉利控股的高阶电动车品牌极氪,2024业绩成长高达87%,为222,123辆,但离目标23万辆却差一点。同时期,吉利汽车集团共交车218万辆,年增32%。
中国大陆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无论是本土车厂或外来车商,都要经歷价格战的洗礼。另外,与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紧张,也对中国大陆的电动车业者造成出口压力。
彭博社指出,虽然中国大陆电动车的2024年销售成绩斐然,但2025年却不一定可复制2024年高成长的模式。中国大陆乘用车协会(CPCA)预测,2025年中国大陆非商用车的卖出数量可能只增2%,达2,340万辆,2024年的成长率达5.7%。
吉利跟比亚迪等一些老牌较有口碑的车厂,2025年应该可以继续尝到成长的果实。另外,年轻的车厂小米等也有机会壮大。但因为地缘政治的关系,出口的挑战会更大,故大陆的内需市场将是兵家必争之地。
技术含量更多的电动车,有机会博得更多大陆车主的眼球。例如,有华为鸿蒙系统加持的问界汽车,2024交车数量超过44.4万辆。在突破最初10万辆SU7电动轿跑的交车目标后,小米表示,电动车2025年的销售目标将增至30万辆,2025年计画推出一款电动休旅车。
相较之下,传统色彩较浓厚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大陆的市占率恐怕会大幅减少。举例来说,德国福斯汽车的国企合作伙伴上汽集团,以及日本丰田汽车的合作对象广汽集团,都预估2024年的交车量将大减20%。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