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行规定路口停止线与行穿线距离以1至3公尺为原则,依实际情形可扩大,目前皆至少有1公尺,部分路口不足1公尺。根据研究结果,大型车含部分休旅车,车体结构高且大,容易出现视野死角造成事故。交通部今表示,将参考国外规定,研议评估调整其净距到2至3公尺,增加路口停止线与行穿线的缓衝距离,提升路口行人安全。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长黄运贵指出,经查各县市,大部分路口停止线与行穿线的净距皆有至少1公尺,但仍有部分路口两者净距不足1公尺。

另观察行人事故较低国家的路口停止线与行穿线距离相关规范,日本是1至3公尺、韩国2至3公尺、新加坡3公尺、英国3公尺,另德国在号志化路口至少1公尺、无号志路口不设停止线,瑞典在号志化路口至少2公尺、无号志路口不设停止线,美国则规定在号志化路口至少1.2公尺。

黄运贵表示,为增加穿越道路行人与停等车辆的缓衝空间,将参考国外规定,调整路口行穿线与停止线净距,目前朝修正以「2至3公尺」为原则评估。

交通部考量部分路口受限路口建筑物、围墙等道路环境影响视距的特殊状况,及设有机慢车停等区线的车道,得酌予调整净距,且至少为1公尺。

交通部已于1月20日邀集相关主关机关研商,获行政部门初步共识,后续将邀专家学者、公民团体讨论,取得共识后继续办理法规修正作业。

黄运贵说,为建构人本交通环境,交通部将函请各县市政府盘点路口行穿线与停止线净距不足1公尺的数量,研提改善计画及期程,另交通部正研议查核机制,未来将不定期派员抽查全国道路,检视各县市政府办理情形并提出改善建议,请辖管县市政府尽速改善。

黄运贵提到,2月底将找相关单位研议,有共识后就会预告修法,预告3个月,必要的话可缩短,若没其他意见就能确定公告实施。

交通部长陈世凯补充,希望今年上半年可以上路,并研拟抽查机制,要求地方落实,替行人多留1公尺离开视线死角,让路口更安全。

#交通部 #停止线 #行穿线 #距离 #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