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部于去年底公告「第三期温室气体阶段管制目标草案」,将我国2030年温室气体减量目标从原订的24正负1%提升至28正负2%。环境部今(7)日举行公听会广纳各界意见,但环保团体仍认为目标不足,主张2030年须减量至少42%,才能实现「巴黎协定」升温限制1.5°C的目标。

环境权保障基金会专职律师吕冠辉表示,依照联合国去年「全球排放差距报告」,2030年必须减量到至少42%,才能实现「巴黎协定」升温限制1.5°C的目标,可见我国减碳目标仍有差距。且未来我国AI、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用电需求增加,势必影响减碳目标。

经济部产业发展署组长潘建成回应,经济部减碳路径已将AI用电需求纳入评估,未来产业将转型为低碳制程、高质化生产,透过太阳光电等绿能发展,碳排可大幅下降。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专职律师蔡雅滢指出,依据《气候变迁因应法》,政府减碳策略应逐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政府不该採取「增气减煤」策略,而应透过节能、再生能源等方式,减少依赖进口化石燃料。

经济部能源署组长廖芳玲回应,发展再生能源需要时间,如设置太阳光电,须与居民及公民团体大量沟通。转型过程中,须使用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因其碳排强度比燃煤少一半,以争取时间完成再生能源布建。

环境部提出的第三期温室气体管制目标草案,涵盖能源等6大部门,规画2030年国家减碳目标,较2005年减少28%正负2%。气候变迁署长蔡玲仪说明,第二期目标原订减10%,因再生能源发展延迟,估2025年仅达7到8%减排,未达标。

蔡玲仪说,第三期目标虽维持原订28%减排规画,但需各部会加大减碳力道。目标核定后半年内,各部会将提出细部方案,2026年实施。由于台湾碳排90%来自燃料燃烧,未来将着重降低燃煤使用,同时透过天然气过渡及增加再生能源比例,以达成减碳目标。

现场有一名阳明高中男学生分享,现在校园注重教育却不重环保,冬天体育课结束还开冷气,学校附近的Ubike数量不足,无法骑车减碳,呼吁应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气候政策制定。

#环境部 #减碳 #温室气体 #环保团体 #巴黎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