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金山区磺港渔港因渔获量丰富,自清领时期就发展为渔村聚落,更因17世纪为运输大屯山硫磺得名「磺港」,近年却因为年轻人口外流加上当地居民老化,如今过往荣光不再,大量被閒置的空间及人力紧缺问题也一一浮现,在地的社区营造团队「浪金山」在因缘际会下展开「渔村振兴计画」,透过各种方式为当地注入活血,期盼能藉此吸引人才进驻并活化整个社区。
浪金山负责人蔡文培说,3年前还在大学就读时就与金山结缘,被当地独特风情所吸引,大学毕业后与志同道合伙伴到此地深耕,并成立创生团队「浪金山」,从一开始的Podcast制作,到2025年成立工作室,在线上、线下提供能让年轻人交流的场域,团队不只是进行艺文活动推广,也致力关心地方议题凝聚居民向心力。
10月山陀儿颱风强袭重创北海岸,浪金山发起为期一个月的赈灾计画「水漫金山韧性重振行动」,并在据点成立「民间灾害应变中心」,于灾民和公部门间搭建桥梁,号召上百位志工深入当地,进到受灾户住家进行清扫。
成员潘姝伃表示,震灾计画结束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收到渔村餐厅经营者联繫,透露因找不到员工已歇业两个月,希望能由他们接手并延续下去,实际着手后发现渔村面临的诸多问题,因而萌生渔村振兴的念头。
浪金山自1月4日正式接手餐厅,除了当地「青鳞鱼」特色料理外,也在既有的菜单上寻求创新,将推出「海鲜刈包」、「小卷冰淇淋」等特色料理,让外地游客嚐到特色好料,让磺港的「海味」深入人心,本地人也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为家乡转型献出心力。
「没有工作机会,留不住人啊。」渔村居民李淑兰无奈说,她在退休前在信义区百货公司上班,起初曾尝试通勤,但来回3个小时的车程,最后让她选择在台北租房,就算年轻人有心想留乡,也迫于无奈必须到外地找工作。
李淑兰2017年退休返乡后也想为金山做出贡献,刚好见到浪金山致力推动地方发展,除了主动分享人脉、资源外,因而提供自己2楼以上的住处作为青年旅社使用,不收取任何费用,让外地人能在此驻足歇脚,进一步感受这个恬静渔港的风貌,閒置的空间也得以被妥善利用。
而政策也是使渔港失去活力的原因之一,李淑兰说,渔港周围住宅区属于禁建地,大部分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村落九成以上房屋多为权利屋,居民仅有房子的使用权而不能增建,仅能在旧有的建筑进行翻修,也导致当地有许多年久失修的房屋被废弃在那,萧条模样和记忆中闪闪发亮的村落无法同日而语。
李淑兰说,她5岁搬到金山,金山以前还有金一戏院,中山路上满是商店、热闹非凡,且当时民风纯朴,街坊邻居都像亲戚一样,对这片土地的情感深沉浓厚,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让游客也能看到金山的美丽,走访不同角落感受海天一色的风情。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