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方大同于2月21日病逝,享年41岁。虽然方的所属公司并未透露病因,但他生前曾因气胸(俗称爆肺)而数度住院治疗。医师表示,常见气胸症状有3种,包括突发性胸部闷痛、呼吸与心跳逐渐加快,以及突发性咳嗽,患者会感到无法正常呼吸;严重者会合併血胸或压力性气胸,恐有死亡风险,须即刻就医。

胸腔外科医师杜承哲曾在澄清医院中港分院官网专栏撰文指出,气胸是指肺臟和胸壁间的「肋膜腔」出现气体不正常的进入其中,进而造成肺臟无法顺利扩张,反而使肺叶呈现塌陷状态,并因气胸的呼吸气压而压迫肺臟,导致呼吸无法正常运行。而随着阻力变大,肺臟这颗气球便会越来越不容易打开,甚至影响身体血液循环及心臟功能。

杜承哲接着说,有轻微气胸症状者,一般会出现胸痛、胸闷症状,多数只要稍作歇息,便可恢復与缓解;若是有严重气胸症状者,亦会合併血胸或压力性气胸,恐有死亡风险,须即刻就医诊治。

谈及气胸的症状,杜承哲指出,通常当气胸开始出现时,患者会感到胸部闷痛、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若未即时医治,则会因缺氧导致四肢末端转为蓝紫色。常见于突发性的感到胸部疼痛或闷痛,或是呼吸与心跳逐渐加快,感到无法正常呼吸,两侧胸廓呈现不对称状态;以及突发性的咳嗽,甚至可能出现咳血情况。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胸腔内科主治医师谢逸安曾提及,气胸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和外伤性气胸,而自发性气胸依据是否有肺部病史又可区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的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有9人,85%在40岁以下,多是瘦高男性。

关于常见的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谢逸安说,则可能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囊肿性纤维化、肺结核、肺癌,或是一些少见的罕见疾病,例如淋巴血管平滑肌肉增生症、兰格罕细胞组织球增生症等病情进展,造成肺部组织脆弱而破裂,进而产生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至于外伤性气胸,则与创伤有关,像是因胸部穿刺伤直接伤害肺臟,或是因胸部撞击间接伤害,造成肺臟破损而导致气胸。

#方大同 #气胸 #气胸症状 #气胸高危族群 #气胸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