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虎航董事长陈汉铭有望接任华航总经理,很多人对他的质疑可能是:「一个子公司的董事长,凭什么来接华航?」但却可能忽略了,陈汉铭是在疫情最严峻时,接下虎航董事长的重任,但虎航不仅没倒,更在他的亲力亲为下,如今已是航空四雄的「股价王、获利王、年终王」,顶着「三冠王」的经营实力,是其能更上层楼主因。
陈汉铭2020年3月接任台湾虎航董事长,原本外界都认为,在华航的羽翼下,这绝对是个爽缺。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他接任就碰到新冠疫情,前后3年,营运近乎停摆,原本想说是只无忧无虑的小老虎,一夕间彷佛也得了新冠,没死只剩半条命。
对陈汉铭来说,就因为不怕被说门外汉,更敢放手一搏。疫情期间,他写了30多封信件稳定军心,希望把虎航的底气留住,趁着无法出航时,着手飞机的汰旧换新、买下虎航品牌商标权、更就此跨进资本市场,疫情反而让虎航的转骨工程加速。
陈汉铭做了三件事,让虎航「在地化、品牌化、差异化」。在地化是最困难的,兹因台湾虎航的前身就是欣丰虎航的台湾版,从航网规划到系统建置都很「新」,却也遭遇水土不服的现实,他上任后着手改善网站服务、重新盘点航线,他很清楚身为低成本航空的最大利基,就是网站(App)要好用,所以一改再改、改到零痛点才甘愿。
台湾虎航开航之初,由于主事者是新加坡人,航线规划也常以新加坡为本位,陈汉铭接任后让台湾虎航彻底本土化,专攻台湾人最爱的日本,虽然有人常说这是「日本虎航」,但不能否认的是,当你想要深入探索日本,前进日本二、三线城市,台湾虎航就是唯一且直觉的选择,这点「江湖地位」也是在陈汉铭任内建立的。
在欣丰虎航最强的时候,曾在亚洲多国孕育「小虎航」,但随着疫情肆虐,全世界就剩下台湾一家虎航,陈汉铭很清楚,如果「虎航」这个招牌握在新加坡人手上,台湾虎航永远都是别人的分支,于是他在疫情期间买下Tigerair的品牌商标权,就此将「虎航」收归台湾人手上,一来不必再替人打工,二来可以更大胆投资虎航品牌。
现今在提到「虎航」,你一定很清楚地知道他就是来自台湾的「台湾虎航」,这点陈汉铭功不可没。他更导入最夯的IP概念,在机场只要看到虎将,就知道是台湾虎航,加上台湾虎航的员工平均年龄低,年轻人懂年轻人,陈汉铭也愿意倾听建议,随着虎航的年轻工程逐步到位,也就更合年轻客群的胃,都让台湾虎航立于不败之地。
最重要的是差异化,低成本航空与传统航空除DNA不同,但有些目标是一致的,如推广「台湾味」是所有台籍航空公司都想做的。陈汉铭利用其人脉,将最涮嘴的咸酥鸡搬上机舱,就算想吃素食也有小小树食,如今还有林聪明沙锅鱼头,他以最适合台湾虎航的姿态,端出够台味的产品,毫不费力地做出差异化。
在瞬息万变的航空市场,十年磨一剑可能太久,陈汉铭以「三年磨一剑」的速度,让台湾虎航在疫后不仅虎虎生风,更如虎添翼。如今的台湾虎航,早已不是只能靠华航奶水孕育的小老虎,股价居航空股之冠、获利居同业之冠,年终奖金傲视群雄,要说在台湾航空史写下难以超越歷史,台湾虎航是个经典,陈汉铭是最重要推手。
接任台湾虎航董事长前,陈汉铭于2016年就在华航担任董事,从头学起,他用热情展现对航空业的热情,感动了时任华航董事长谢世谦,让他去接台湾虎航董事长,而他所交出的「三冠王」成绩,却也没让谢世谦失望。从踏入华航董事会到华航总经理,已有9年时间,如今再用「门外汉」去批评陈汉铭不足以接任大位,恐怕并不公允。
不过,此时接任华航总经理,陈汉铭面对的挑战恐怕不小。面对全球航空市场逐渐摆脱疫情后「高营收、高获利、高毛利」的高原期,如何找出新获利动能,迎战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丝豪没有犯错空间,加上他的「师傅」谢世谦任内写下华航获利高点,这徒弟的表现如何,都会被用放大镜检视,陈汉铭恐得更拚命才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