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不只要看天吃饭,有时更要看时机。在澎湖有「白金」之称的土魠鱼,越大尾越肥美,价格也越高。不过,七美有一渔民日前出海,虽然钓获一尾34.1公斤的「霸王级」土魠,且轮切后的土魠鱼块都比人脸还大,但因早过了春节前价格最高的黄金期,且年后就开始抱卵变瘦,价格对砍,渔民最后乾脆留下自家吃。
由于土魠鱼价格是看体型决定,重量越重,单公斤价格就越高,市价更是以鱼只公斤数为百元单位再加百元价格为常价,像7公斤的土魠每公斤卖上800元。因此这种重达34.1公斤的土魠,每公斤市价等于3000元起跳,在2022年底,马公渔市场就出现一尾34.7公斤的巨无霸土魠,最后被以近10万元标走,后来同业加码15万元要购买。
只是,迴游的土魠鱼在农历年前,沿着洋流抵达澎湖海域觅食,此时才是肉质最为肥美的季节,鱼身接近椭圆形,加上又为年节前夕,当时价格才是最高。但农历年后,由于土魠鱼抱卵,体型就会偏瘦油脂减少,影响到价格滑落,甚至腰斩,才有摊商指出,「土魠鱼在年前是金,年后是土」。
也因此,七美钓获这尾34.1公斤巨无霸土魠,渔民最后乾脆不售出,犒赏自家留着食用,也吸引闻讯亲友前来拍照留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