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医院小儿感染科医师吕俊毅表示,伊科病毒11型已经很少出现。(郑郁蓁摄)
台大医院小儿感染科医师吕俊毅表示,伊科病毒11型已经很少出现。(郑郁蓁摄)

肠病毒尚未进入流行期,然而疾管署今天公布,国内新增一起未满一个月新生儿肠病毒死亡个案,已近期以来第2起死亡病例,今年至今累计3重症,其中2例死亡,皆是伊科病毒11型。台大医院小儿感染科医师吕俊毅表示,伊科病毒11型已经很少出现,近期却陆续出现死亡个案,台大实验室近期研究发现,与孕产妇体内已多无该病毒抗体有关,这是严重警讯,伊科病毒11型多侵袭婴幼儿,且容易重症器官衰竭死亡,家属一定要多注意避免亲密接触。

疾管署今(25)日公布国内今(2025)年第2例肠病毒感染併发重症死亡病例,为北部未满1个月新生男婴,2月中旬因有呼吸窘迫情形收住儿童加护病房,3月中旬陆续出现血氧低、心搏过缓、肝炎、血小板下降等败血症徵候,3月17日不幸死亡;经检验审查确认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发重症。

疾管署预防医学办公室主任林咏青表示,该男婴有早产,出生后因为呼吸窘迫住院,三月中旬,约三周大时出现低血氧、肝指数上升,给予抗生素治疗,后来仍血小板低下,诊断是肠病毒感染併发重症,检验为伊科病毒11型,住院期间因低血氧低血压、肾臟功能恶化,凝血功能异常,发生败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发病后一周不幸过世。

疫情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内接触者没有症状,至于新生儿同病房也没有其他人有相关症状,感染源有待厘清。

吕俊毅表示,过去每年四月开始肠病毒才会开始流行,并于六月到达高峰,但去年年底开始就出现重症,且并非熟知的克沙奇A16型等一般肠病毒,而是伊科病毒11型,这类病毒,都是发生在小小婴儿身上,且新生儿不会发生手足口病,而是特别容易因发烧、脑膜炎而出现重症。

吕俊毅表示,伊科病毒很多年没有流行,上次国内流行已经是疫情前2018年,最近台大针对孕妇抽血检验抗体,发现孕产妇体内伊科病毒抗体阳性率非常很低,但另外两种克沙奇B3型、EVD68型就很高。

「这是严重警讯!」吕俊毅表示,这显示很多妇女很少感染伊科,也就是说没有抗体保护宝宝,推测目前重症多,与现在宝宝很多都不具有伊科病病毒保护力 有关,但是是否直接相关仍是需要密切注意的,目前可以做的就是要加强感控,减少病毒大量散布机率。

#肠病毒 #伊科病毒 #重症 #新生儿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