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传出幼童「剀剀」遭刘姓保母姐妹虐待致死,震惊全国,卫福部2月6日预告修正「儿童及少年收出养媒合服务者许可及管理办法」草案,昨日(7)预告期满。社家署副署长张美美指出,预告期间并无反对意见,预计5月送法规会,审议完即公布实施;修法后,改由地方政府评估出养业务,卫福部已制定统一评估格式,并会定期举办相关训练。

社家署副署长张美美表示,草案于2月6日至4月7日预告期间,仅收到两则留言,一则是民眾感谢支持儿权政策,一则为台中市社会局。此次修法方向符合民眾期待,没有收到太多意见,且拟定修法时,就有找县市政府、儿权团体、收出养机构等共同讨论,已进行充分沟通。目前草案预计5月底送法规会,审议完就会公布实施。

至于修法重点,张美美说明,首先是办理收出养业务单位,删除文教基金会,仅限社福机构;第二,媒合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也做调整,服务范围仅限收养工作,出养服务改由地方政府评估、主责处理。

第三,媒合服务机构向地方政府申请的业务计画中,也加强几个重点,包括收养人适任性评估、收出养媒合评估、审查程序及审查小组组成,先行共同生活或渐进式接触期间,访视、评估的内容方法也要明确提出;社工在职训练部分,应包括6小时有关儿童发展、辨识儿童受虐的敏感度课程。

张美美指出,剀剀案之后,出养评估一定要由媒合机构转给地方政府,目前行政上都已先行。不过,日前有社福机构反映,部分县市过去整年可能都没有相关案件,加上地方政府除了必要性评估决策会议,还要找安置机构、媒合到收养人等,流程不易执行,担心地方政府在摸索过程中,无法接住所有个案需求,呼吁中央建立专责机构处理出收养。

张美美认为,孩子生活在全国22个县市,依照儿童权利公约(CRC)精神,应让孩子生活在原生家庭、社区最好,地方政府对当地资源最熟悉,因此才交由地方政府做评估;若由全国性单一机构做这件事,对各地资源并不了解,恐违背CRC精神。

张美美说,若地方政府不会评估,应该是加强人员训练,社家署也已经设计全国统一的「出养必要性评估」格式,包括要评估哪些面向,都写得很清楚,也和各县市充分讨论过,且社工本来就具备出养评估的专业能力,「相信不会太困难」。针对出养业务,未来卫福部会持续和各县市讨论,定期举办相关训练、经验分享。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保护被害人隐私,避免二度伤害。拒绝儿虐,请拨打110、113

#剀剀案 #卫福部 #收出养 #儿童 #儿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