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芦笋多元市场与品种选择,农业部台南区农业改良场歷经多年选拔与试验,成功育成国内首支耐热性佳的紫芦笋品种「台南5号」。该品种不仅能适应台湾高温环境,并具备优良的产量与品质表现,提供农民设施栽培新选项,也为消费市场注入色彩与健康双重价值。

台南场指出,芦笋在台湾已有悠久栽培歷史,自早年白芦笋制罐外销至现今以鲜食绿芦笋为主流,紫芦笋因其鲜嫩口感与高花青素含量,近年渐受市场青睐。然而市售紫芦笋品种多引进自国外,于夏季高温期易出现笋尖开芒、产量降低等问题。

为解决品种适应性瓶颈,台南场以国内高温环境下进行品种育种,育成具有耐热性、紫色表现佳与笋尖紧密特性之紫芦笋品种「台南5号」。

台南场说明,紫芦笋「台南5号」具有耐热性强、产量高、母茎生长势佳等优势,且纤维少、口感鲜嫩,简单清炒即可品嚐清甜风味,深具商品化潜力。经栽培试验显示,无论于网室或温室设施皆能稳定生长,採收之嫩茎合格率高,笋尖紧密、紫色鲜明,符合市场需求。

台南场说明,该品种于南部地区全年皆可于设施中栽种,仅需避开7至8月高温期,露天种植适期为每年10月,翌年春季即可採收。田间管理则应注意选择排水良好之田区搭配合理施肥、选留母茎及病虫害防治,有助提升产量与品质稳定性。

台南场表示,期望藉由推广紫芦笋「台南5号」,协助农民多元化经营,并强化芦笋产业在设施栽培与出口市场的竞争力,共同开拓农业价值与消费新选择。

#农业部 #国产 #芦笋 #紫芦笋 #台南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