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连7周上升,本周新冠门急诊就诊上看6万人次,端午连假到来,恐增加传播感染风险。疾管署今日(30)提醒,新冠多为轻症,但仍可能发展为中重症,呼吁民眾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若出现8大重症警示症状,务必立刻就医。

疾管署统计,上周新冠就诊破4.1万人次,预估6月底、7月初将达疫情高峰,单周就诊人次恐逾20万,5月底至8月初推估全台将有171万人确诊。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推估,本周新冠门急诊就诊数,将达6万人次。

疾管署说明,民眾如有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咙痛等呼吸道症状,建议先戴口罩到基层诊所就医,由医师评估是否需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筛检,及后续诊断治疗。民眾感染新冠,如为轻症或无症状,应尽量在家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外出时记得戴口罩。

新冠重症警示症状。(图/疾管署)
新冠重症警示症状。(图/疾管署)

疾管署提醒,若出现8大重症警示症状,包括喘或呼吸困难、持续胸痛或胸闷、意识不清、皮肤/嘴唇或指甲床发青、无法进食/喝水或服药、过去24小时无尿或尿量显着减少、收缩压<90mmHg、或无发烧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钟,务必立刻就医。

疾管署指出,65岁以上、气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结核病、慢性肝病、注意力不足及过动症、脑性麻痹、精神疾病、失智症、BMI≧30、怀孕、患有免疫疾病,及同时具有任一其他风险因子的吸菸或已戒菸者等,为感染新冠可能导致併发症、重症的高风险族群,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儿童新冠重症警示症状。(图/疾管署)
儿童新冠重症警示症状。(图/疾管署)

儿童感染新冠,警示徵象则与成人不全然相同。若家中幼童感染后出现发烧超过48小时或高烧超过39度合併发冷/冒冷汗、退烧后持续活动力不佳、退烧后持续呼吸急促/喘/胸闷胸痛、持续性呕吐/头痛或腹痛、超过12小时未进食或解尿,或甚至抽搐、肌跃型抽搐、步态不稳、意识不佳或持续昏睡、呼吸困难或有胸凹现象、唇色发白或发紫、血氧饱和度低于94%、肢体冰冷合併皮肤斑驳、冒冷汗、体温大于41度等症状,务必立即送医治疗。

端午连假到来,疾管署提醒,连假期间防疫不可松懈,民眾应落实随时勤洗手,出入医疗照护机构、搭乘大眾运输、至人潮聚集室内场所等3类场域自主戴口罩,特别是高风险族群。符合接种资格民眾,也应儘速接种疫苗,防范感染。

罗一钧强调,民眾不管过去接种过几剂新冠疫苗,若未曾接种本季最新的JN.1疫苗,仍应在此波疫情达到高峰前儘速接种,65岁以上长者等三类族群如打过一剂JN.1疫苗且已满6个月,更建议接种第二剂JN.1疫苗,提升自身免疫防护力

★《中时新闻网》:吸菸有害健康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戒菸专线:0800-636363

#端午连假 #新冠肺炎 #疫情 #重症 #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