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十大癌症死因今(16)日出炉,大肠癌依旧位居前列;其中,卫生福利部也于114年扩大癌症筛检,提醒民眾忙碌生活之余,别忘了平常的肠胃保健、定期筛检,以及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态。

卫福部今日公布最新死因统计,癌症已连续43年蝉联国人十大死因首位;当中,十大癌症死因则依序为,肺癌、肝癌、大肠直肠癌、女性乳癌、摄护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与卵巢癌,与去年顺位一致,其中肺癌、肝癌与大肠直肠癌已连21年居前3。

肺癌、肝癌与大肠直肠癌已连21年稳居前3。(图取至卫福部113年死因统计结果简报)
肺癌、肝癌与大肠直肠癌已连21年稳居前3。(图取至卫福部113年死因统计结果简报)

面对高居不下的大肠癌死亡风险,国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扩大大肠癌筛检对象至45至74岁一般民眾,及40至44岁具家族病史者,每2年补助一次粪便潜血检查;截至5月底,全国已有近87万人完成筛检,较去年同期成长43.57%。

卫福部指出,大肠癌初期常无明显症状,易被忽略,然而实证显示,每2年定期接受筛检可有效降低晚期大肠癌发生率29%、死亡率35%。当筛检结果显示异常时,应及早接受大肠镜检查,大多数息肉可在检查过程中直接切除,及时阻断癌变可能;统计显示,第0至第1期大肠癌5年存活率逾9成,第4期则骤降至不足2成,凸显及早确诊的重要性。

卫福部呼吁年满45岁以上,或40至44岁具大肠癌一等亲家族病史者,应善用政府补助资源,定期进行粪便潜血检查,并依结果接受后续大肠镜检;民眾可至「全国癌症筛检活动暨医疗院所资讯查询」网站查询有相关服务的医疗院所,及早行动、把握治疗黄金期。

#卫福部 #死因 #癌症 #医疗院所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