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商时报与开拓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主办、台北市政府青年局协办的第二届《我年轻,我环保》ESG校园影像创作竞赛,26日举行盛大颁奖典礼。(工商时报提供/丁上程台北传真)
由工商时报与开拓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主办、台北市政府青年局协办的第二届《我年轻,我环保》ESG校园影像创作竞赛,26日举行盛大颁奖典礼。(工商时报提供/丁上程台北传真)

由工商时报与开拓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主办、台北市政府青年局协办的第二届《我年轻,我环保》ESG校园影像创作竞赛,26日举行盛大颁奖典礼。今年竞赛吸引全台上万名师生关注,共有405组学生影音团队报名参赛,作品涵盖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多元议题,展现青年世代对永续行动的热情与创意。

本届作品除了聚焦气候变迁、低碳生活、循环经济、企业永续等主题,也纳入诈骗防制、社会公平与公民责任等议题,反映年轻世代对时事的观察与关心。竞赛鼓励学生以影像记录与诠释ESG核心价值,让永续概念不再流于表面,而是能在校园中深耕发芽,转化为实际行动。

今年金奖作品由两校脱颖而出,实体拍摄类金奖由铭传大学团队获得,动画类金奖则由治理大学勇夺,作品分别从生活视角与视觉叙事切入,具备高度完成度与深刻内涵。总评审长、麦肯广告董事长张志浩表示,今年作品整体水准大幅提升,「无论是构图、节奏、叙事还是声音设计都相当成熟,许多作品已具备专业质感。」他也特别指出,同学们能够主动连结ESG议题,展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与创作热情。

工商时报副社长暨总编辑贺静萍表示,这些作品不仅展现创意,更传达出学生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ESG不能只是口号,而要在生活中落实。这些作品就是青年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是行动的开始。」她也强调,企业出题、学生作答的活动设计,让产学对话更具深度,也为永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拓环境保护基金会董事长黄慧芳致词时表示,学生的影像创作让人感受到的不只是创意,更是一份对社会与地球的关怀。「我们希望学生不只是被动接受环保知识,而是能主动提出解方,引导企业和社会迈向更永续的未来。」她强调,本届作品不但议题多元,呈现方式也更成熟动人,令人感动。透过这样的比赛,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企业、学校与大眾一起加入环保教育的行列。

环境部次长沈志修出席致词时提到,虽然诈骗令人担忧,但气候变迁带来的影响更加深远,且不可忽视。「全球月均温屡创新高,极端气候加剧,人类的未来面临严峻挑战。」他以纪录片《守护我们的星球》为例,说明气候变迁对自然与动物栖地的破坏。他也感谢主办单位推动这样的竞赛,让青年从学生时期便接触并理解永续,未来在社会与职场上将更有影响力。

台北市副市长张温德表示,《我年轻,我环保》不只是一场影像比赛,更是青年与社会沟通的平台。「每一部作品都展现了年轻人对公共议题的用心关注与创意思考,令人感动。」他并指出,台北市长年推动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与绿色交通等政策,例如U-Bike免费使用与节能路网建设,已逐步影响市民生活习惯。他承诺,市府未来会持续与青年合作,从政策支持、创业补助到实习机会,全力协助青年实现永续行动。

经济部产业发展署主任秘书陈国轩则表示,透过竞赛搭建产官学合作平台,让学生有机会以企业视角思考永续发展。「我们鼓励企业导入AI与节能技术,实践净零目标,也期待更多年轻人投入永续产业,未来潜力无穷。」他也勉励学生持续关注公共议题,将所学化为实践力,成为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推手。

活动现场也邀请东森电视制作人舒梦兰分享影像创作经验。她长年记录自然环境变迁,强调「影像是最有力量的说故事方式」,并表示:「地球永续是每个人的责任,没有人是局外人。我们每个小小的改变,都是守护家园的重要一环。」

随着本届活动圆满落幕,主办单位也预告第三届《我年轻,我环保》影像竞赛将于明年正式启动,持续邀请来自全台各地的青年学子,用创意与行动记录对环境与社会的思考,让ESG不只是理论,更是世代对话与改变的起点。

#ESG #工商时报 #青年局 #摄影竞赛 #青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