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消费者保护协会今(18)日开记者会公布,市售30件枸杞产品100%检出镉、铅等重金属,其中甚至有2件标榜是有机,吃过量恐导致骨质疏松、肾臟损伤及神经系统危害。然而,国内枸杞全数仰赖进口、9成来自大陆,但现行检验标准仅针对台湾买不到的「枸杞鲜果」制定,即使超标也无法可罚,呼吁政府针对「枸杞果乾」订定检验标准。
台湾消保协会理事长麦仁华指出,许多消费者不知道台湾其实不生产枸杞果肉,仅有部分种植枸杞叶使用,市售枸杞全数仰赖进口,以大陆为最大宗。
此次检测结果显示,镉含量部分有4件样品超过现行鲜果标准0.05 mg/kg,最高检出0.081 mg/kg,其中2件竟是有机枸杞,分别购自全联、三凤中街及网路平台。铅含量方面,有2件样品检出0.13 mg/kg,超过鲜果标准0.1 mg/kg,一件红枸杞来自家乐福通路,另一件是网路购买的黑枸杞产品。
台湾消费者保护协会医事专业委员、义守大学学士后医学系副教授刘丽芬表示,镉主要造成骨质疏松及肾臟损伤,铅则对神经系统危害极大,尤其孕妇与儿童属高敏感族群,而美国研究发现,儿童血液中铅浓度过高会影响学习能力和智能发展。
刘丽芬建议,一般成年人每日枸杞摄取量不宜超过20公克,孕妇、儿童及肾功能不全者更应控制在10公克以内。由于镉、铅为累积性重金属,人体代谢时间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不要天天吃,偶尔入菜无妨,但要记得多喝水、多运动帮助代谢」。
刘丽芬提到,枸杞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种植环境的水源与土质,以前没有这个问题,但随着大陆重工业发展,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加上枸杞植物本身重金属富集能力强,更容易累积毒素。相较之下,台湾的科学中药因受严格规范,每批都需检验报告,成本虽高出3倍,但安全性较有保障。
台湾消保协会秘书长蔡明哲以亲身经歷为例直说,「我常去按摩,店家总会热情送上枸杞茶,我都不疑有他地喝下去,直到准备这次记者会才惊觉风险。」他强调,枸杞在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率极高,消费者往往防不胜防。
蔡明哲质疑,现行法规形同虚设,「表面上看起来不违法,但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危害却是未知数」,他呼吁,政府应针对枸杞果乾订定明确检验标准,甚至提高标准,并要求业者在产品上设置警语,提醒消费者每日摄取量上限。
消保协会提出3大诉求,政府应修正枸杞乾制品重金属检验标准,加强边境检验与市场稽查;其次,业者应主动提供产品来源并附检验报告;最后,消费者应选购标示清楚、附有检验数值的产品,避免长期过量食用。
高市卫生局回应,为避免业者使用苏丹色素、过量二氧化硫及农药,让枸杞顏色更鲜艳,2021年起至今已经抽验辖内共41件枸杞,分批检验农药残留、二氧化硫或苏丹色素等项目,检验结果皆符合规定;针对台湾消保会所提的建议,将会建请食药署参酌并依专业风险评估,重新检视检验项目并修订相关卫生标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