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儿童青少年过重肥胖率破3成,过去常有「养胖才会抽高」错误迷思,医师指出,体重超标会导致性早熟、长不高,慢性病更会提早上身,研究显示,BMI每增加一单位,生长高峰会提早0.6至0.7年,让孩子提早停止生长、来不及长高。

林口长庚儿童内分泌暨遗传科助理教授级主治医师邱巧凡说明,肥胖会加速成长,导致青春期提前、性早熟,但也会使骨龄超前,孩子老得快「没时间长高」,肥胖也会使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增多,加速生长板闭合。

研究显示,肥胖小孩青春期提前发生,看似身高先衝刺,却在10岁后开始落后,青春期后的长高巅峰期落后一般体重孩子的成长幅度;另一研究则显示,BMI每增加一单位,生长高峰将提早0.6至0.7年。

邱巧凡指出,小时候胖,长大常常更胖,3分之2肥胖青少年会长成肥胖大人,除了来不及长高,还可能「胖到生病」,增加胆固醇异常、脂肪肝、糖尿病、三高、心血管疾病、不孕症、甚至癌症等疾病风险,更可能导致忧郁焦虑等心理影响。

邱巧凡强调,肥胖是一种慢性病,应该及早积极治疗,但仅2~15%严重肥胖青少年,可以透过生活型态改变达到减重,等于仍有8至9成仍瘦不下来。目前减重药物适用12岁以上青少年,减重手术适用13岁以上严重肥胖青少年。

台湾精准儿童健康协会理事长苏本华表示,除了遗传与少数疾病、用药、荷尔蒙失调等,后天环境也会影响长高,现代孩子常见「挑食、晚睡、运动不足」3大坏习惯,如爱吃零食或偏食造成营养失衡;课业繁重或沉迷3C导致晚睡;加上运动量不足,都会阻碍成长。

苏本华指出,肥胖与先天遗传有关,但后天饮食也很重要。建议多吃原型食物、蔬果,摄取蛋白质、钙质、维生素D及锌、铁等,帮助骨骼与肌肉发育,避免吃加工食品、油炸类、甜食。

此外,也应配合生长激素在晚间10点至12点的分泌高峰期,尽早入睡;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刺激生长板、增进骨骼强健;同时减少压力,避免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并定期纪录身高体重与生长曲线,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就医。

#肥胖 # 过重 # 卫福部 # 长高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