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1名54岁男性,长期受周边动脉闭塞疾病困扰,右下肢股动脉出现95%狭窄并伴随严重钙化,且有慢性溃疡与感染风险。经手术在右股动脉多次脉衝碎石与扩张,成功恢復血流,术后恢復良好,经外科清创与抗生素治疗后,出院时伤口稳定,生活品质显着提升。

新竹台大分院成功应用「血管内震波碎石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技术,治疗一名严重周边动脉闭塞疾病(PAOD)。心臟血管内科医师潘恒宇表示,IVL属于近年引进的创新血管介入技术,可更精准处理复杂钙化病变,避免传统方法可能导致的血管破裂或不完全扩张。

新竹台大分院成功应用「血管内震波碎石术」治疗一名严重周边动脉闭塞疾病患者。图为心臟内科医师潘恒宇说明病灶位置。(新竹台大分院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新竹台大分院成功应用「血管内震波碎石术」治疗一名严重周边动脉闭塞疾病患者。图为心臟内科医师潘恒宇说明病灶位置。(新竹台大分院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潘恒宇说明,IVL技术是一种创新血管介入方法,利用专门设计的气球发射高频声波脉衝,精准碎裂血管壁上的钙化沉积物,同时避免损伤周围软组织。相较传统气球扩张或支架置入,IVL可改善顽固钙化狭窄,降低併发症风险,并提升血流通畅度。

该技术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及周边动脉疾病治疗,尤其适合糖尿病或肾臟病病人常见的严重钙化案例。

潘恒宇指出,这项技术为PAOD病人提供新的治疗选择,特别适合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高风险族群。IVL不仅适用于下肢动脉,还可扩及其他周边血管疾病,预期将惠及更多心血管病人。

他也提醒,若有下肢疼痛、麻木或走路不适等症状,应及早就医,早期诊断与治疗可降低併发症与截肢风险。IVL目前尚未纳入健保给付,建议由医师与病人共同讨论,依个别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臟 #震波 #碎石 #动脉钙化 #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