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旗山广福社区,一群70多岁的客家阿嬷,用种花与绘本延续客家文化,她们亲手种下夜合花、含笑、桂花等象徵客家精神的植物,一边照顾花园、一边说着勤劳坚毅的生活故事,并把花的模样画进绘本里,让孩子从土地与画笔中认识客家文化,让客家精神代代绽放、传承不息。

广福社区理事长陈杨华枝表示,夜合花被称为「南方客家的花」,代表女性坚强又温柔的特质,她说,这群阿嬷用双手打造的花园,不只是观赏的地方,更是一座会说故事的花园,未来将开放参观,由阿嬷亲自导览,介绍花与客家生活的关联。

「我们老了,脚慢一点没关系,客家的根要留着。」阿嬷笑着说,对她们而言,花园里的每一株植物都像客家人一样,虽然不起眼,但生命力强、能在风雨中开花。

阿嬷邓富莲最爱含笑花,她说每次画这花就想起以前照顾全家的阿嬷,那股勤劳又坚强的精神就像花一样不怕苦;另一位阿嬷周梅英则喜欢桂花,她笑说:「桂花的香气久、生命长,就像我们客家人,越老越有味道。」

除了打造花园,阿嬷们也参与「客家植物绘本」计画,把对花草的感情化成画作与故事,社区将集结出版,让孩子从绘本中认识植物与客家文化,让花园里的故事延续到书页之中。

绘本老师李宜谕表示,这次的「拈花惹草找故事」绘本,是想从早期手巾寮生活中找出人们吃的、用的、看的植物,延续客家人「用花敬祖」的文化,现在这样的文化在广福又重新绽放,花开得香,也开出了文化的根。

未来,广福社区将结合食农教育,邀请孩子走进花园体验种花、认识植物与客家生活,当夜合花香再度飘满园时,阿嬷们的故事也将随着花香一代代传下去。

#高雄 #旗山 #广福社区 #客家 #阿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