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医学中心的搜寻结果,共1,664笔
台湾迈入超高龄社会,银髮健康成为全民关注焦点,光田综合医院于11月6日举办「预防医学银髮乐龄照护讲座」,邀请神经内科、运动医学、皮肤科及肿瘤科专家,从记忆、肌力、皮肤与免疫力等四大面向,带领民眾认识老化警讯,学习从生活中实践预防医学。
由中时集团中国时报、工商时报举办的「预防医学 银髮乐龄照护讲座」11月6日在光田综合医院登场,现场涌入近两百位长者与社区民眾,气氛热烈。中国时报副社长王儒哲致词时指出,台湾已迈入超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20%,失智症盛行率约8%,代表每13位长者中就有一人受影响。他呼吁从生活面落实预防医学,减少慢性病与失智症负担。
在台湾的偏乡地区,许多长者为了就医必须长途跋涉,一趟门诊往往耗时一整天。为改善医疗可近性、缩短治疗等待期,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与枋寮医疗社团法人枋寮医院携手启动「TAVI绿色通道计画」,让偏乡患者不必再为舟车劳顿而放弃治疗。
卫福部长石崇良日前宣布健保补充保费改革方案,拟将股利、利息与租金等收入从单次採计改为年度结算,预计每年可增加一、两百亿健保收入,未料引来广大股民抗议,几个小时后即遭行政院急踩剎车,要求暂缓。台湾一年健保支出即将破兆,如果连1%的健保收入改革都窒碍难行,这是健保发展的凶兆,健保「永续经营、量入为出、自给自足、全民共享」的目标,将遥遥无期,难以实现。
卫福部长石崇良日前宣布健保补充保费改革方案,拟将股利、利息与租金等收入从单次採计改为年度结算,预计每年可增加一、两百亿健保收入,未料引来广大股民抗议,几个小时后即遭行政院急踩剎车,要求暂缓。台湾一年健保支出即将破兆,如果连1%的健保收入改革都窒碍难行,这是健保发展的凶兆,健保「永续经营、量入为出、自给自足、全民共享」的目标,将遥遥无期,难以实现。
卫福部推二代健保补充保费改革惹议,赖清德总统今天表示,政府为了打造「健康台湾」,明年度健保总额将达到9883亿元,政府再投入199亿元公务预算,实质规模预计达到1兆82亿元,创下歷年新高;护理人员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近年流动率偏高,核心原因仍与待遇有关。他期盼健保总额提高后,卫福部可调整给付结构,改善过去不同工却同酬的问题,未来可针对较高负荷、较复杂的手术或医疗行为给予较高点值,让给付更反映实际工作量与专业难度。也希望在2030年前,将癌症标准化死亡率降低1/3。
康桥国际学校单车环岛成年礼车队于今年4月22日行经彰化埤头乡时,遭轿车逆向撞击,其中高一顏姓同学身受重伤,先后送二林基督教医院、彰基医学中心抢救,在彰基输血超过100单位,在医疗团队彻夜抢救与照护下,伤势趋稳后转至台大医院持续治疗如今康復,顏同学及其家长为感谢彰基,8日亲赴彰基捐赠50万元。
随着人口结构逐渐老化,影响生活品质甚鉅的肌少症(Sarcopenia),也成为备受关注议题。台北医学大学偕台北神经医学中心、台湾生医创新学会等单位举办「肌少症国际研讨会」,邀请美、日、港等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探讨肌少症之医疗、復健及公卫议题。
随着全球医学研究逐渐重视疗后营养补充概念,宏润生技亦投入营养补充的研究方向,希望能为病友与素食族群提供更多安心选择。宏润生技歷经八年多研发,推出专利成分「银杏果黄金虫草」,并携手花莲慈济医学中心与国防医学大学进行产学合作,致力探索「银杏果黄金虫草」在医学等领域之创新研究与应用潜力。
在AI人工智慧与医疗科技快速演进的时代,台大医院与台湾医学会今(7日)举办「元宇宙导向之医疗创新:精准照护与手术模拟」记者会,由台大医院余忠仁院长主持,为「台湾医学会第118届总会暨2025台湾医学周、台湾联合医学会学术演讲会」揭开序幕,展现台大医院在智慧医疗与跨领域整合的成果。
智慧显示产业跨域合作联盟(SDIA)于台北南港向怡诊所举办「智慧显示产业跨域合作成果展」,由SDIA智慧医疗召集人元太(8069)携手纬创医学科技等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环境永续且具可负担、可扩张、可复制的智慧医疗跨域解决方案,正式让智慧显示科技走入基层诊所,落地民眾日常就医的第一线。
各大医院药师人力荒,台大医院北护分院也一度面临「夜诊无药师」的困境,除了积极调整待遇之外,今年更斥资900万元导入全台地区医院第一台「全自动盒装药发药机」,透过自动化运作减轻药师负担、降低调剂错误风险,预计可减少30%药师作业时间、病人等候时间缩短20%。
卫福部积极推动落实分级医疗,然而医师陈俊吉却语出惊人,直言如果经济、时间和交通许可的话,建议民眾去「医学中心」看病。并称待在诊所,有些东西不是医师不会或不愿,而是健保限制他不能去做。
为强化南高雄地区急救医疗量能、缩短急重症病患送医时间,高雄市政府今(5)日宣布启动市立小港医院迈向「重度级急救责任医院」,预计于2032年完成评定升格,全面提升南高雄急重症医疗体系,守护港区及工业区周边居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首开全国各医院风气之先,开办「手术护理师培训班」,不仅培训费用全免,每个月更提供高额生活津贴,让学员可全心学习没有负担,盼透过培训班强化即战力,也解决「手术室护理荒」危机。
卫福部民国112年医学中心评鑑结果跌破眾人眼镜,台北区医学中心打破家数上限,由8家增加为10家,遭批评违反分级医疗原则,事后也遭监察院纠正。卫福部长石崇良4日接受《中国时报》专访坦言「台北区医学中心太多了」,不符合区域平衡概念,「该下来就下来」,116年台北区评鑑将回归8家名额,换言之,将有2家医学中心被降级,势必掀起一场名额争夺战。
112年度医院评鑑结果,台北区医学中心打破上限增至10家,卫福部长石崇良直言「过多」,未来将回归8家名额,有2家医学中心下次评鑑将掉下来。医界人士担忧,若限制名额、将沦为排名赛,各医院势必争得你死我活,恐不利医疗常态化发展;民团则认为,回归上限名额是正确方向,呼吁卫福部订定明确做法及配套。
今年年初过年各大医院急诊严重壅塞,明年二月春节再度长达9天,为迎战年假期间的急诊人潮,卫福部部长石崇良今天宣布,连假9天期间上班的医护人员,无论医院、诊所的医护人员,只要有上班,诊疗费、护理费以及调剂费通通都加倍给,最高达100%,同时他也呼吁医院现在及早安排床位,届时不必要的刀可延后到三月,「不要一开工就急着开刀」。
一名急诊医师表示,8月时一名女性患者因为胸口不舒服、过度换气到急诊就医,因为当时没有病床让她躺,对方竟称危害到她的生命安全,怒告医院急诊,近日他前往侦查队做笔录,更得知附近还有3间医院的医师被告,甚至连侦查队员警也遭殃,感嘆说「歹年冬,厚肖郎」。
用照片叙说医疗温暖故事!奇美医疗体系11月推出「奇美月」活动,落实无墙医院理念,把专业知识带出医院、艺术与人文走进照护。奇美医院教学部部长廖家德说,希望藉由展览,让病人与医护人员多一点相互理解;药剂部部长苏慧真说,医院有许多医疗故事,但民眾不知道,期许这个展览传递「医疗是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