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三大殿的搜寻结果,共09

  • 南京明故宫遗址启动考古发掘   三大殿位置有望揭晓

    南京明故宫遗址启动考古发掘 三大殿位置有望揭晓

    大陆央视新闻报导,南京市考古研究院26日发布《关于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的情况通报》指出,故宫博物院、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于2025年7月启动明故宫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等三大殿位置,有望揭晓。

  • 紫禁城三大殿为何不种树?并非防刺客 专家揭原因

    紫禁城三大殿为何不种树?并非防刺客 专家揭原因

    大陆北京故宫即紫禁城,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宫殿,拥有600年歷史,其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为外朝三大殿,是皇帝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里居然一棵树都没有,有人称是为了刺客暗杀、维护威严庄重的氛围,但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指出,这些说法都只是谣传,事实上三大殿区域不种树,和古人的「五行」观念有关。

  • 古代没暖气 皇帝住紫禁城怎御寒?靠2黑科技秒变暖

    古代没暖气 皇帝住紫禁城怎御寒?靠2黑科技秒变暖

    冬季气候寒冷,现代人家中大多都有电暖炉、暖气等电器,然而古代科技不发达,紫禁城所在的北京一到冬天就十分寒冷,尤其明清两朝正值「明清小冰期」,皇帝住在皇宫内该如何御寒呢?除了清宫剧中常看到的手炉外,宫殿内的寝床下通常设有火炕,在比较高级的宫殿中,更有类似于现代地暖的设施。

  • 紫禁城「太和殿」匾额满文诡消失 原因竟和袁世凯有关

    紫禁城「太和殿」匾额满文诡消失 原因竟和袁世凯有关

    紫禁城又称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后宫宫殿的匾额上都是满、汉两文并排撰写,不过到了外朝,像是太和殿、午门等建筑物的匾额上却只出现汉文,大陆央视纪录片指出,背后的原因其实和「中华帝国元首」袁世凯有关系。

  • 紫禁城600年不淹 古人排水黑科技 败给塑胶袋

    紫禁城600年不淹 古人排水黑科技 败给塑胶袋

    大陆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旧称「紫禁城」,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有许多充满巧思的惊奇设计,包括古人建造故宫时,为了解决淹水问题,除了利用地势高低,还搭配精密的排水系统,使地面排水量大于降雨量,让现代人看了十分佩服。

  • 青年看两岸》珍视歷史根源,共同展望未来

    青年看两岸》珍视歷史根源,共同展望未来

    迎接春暖花开的四月,非常荣幸跟随马前总统一同至大陆参访。此行走访广东、陕西与北京,马前总统带着大九学堂的学员们共同探寻歷史,正确认识大陆当前的发展,并增进两岸之间的互动与了解,最后参与马习二会的会见,见证了两位的领袖风范。其交流对话的背后蕴藏着对年轻学子们深刻的期待。

  • 《电周边》宏正旗舰级电视墙影像处理器 荣获国际设计大奖三冠王

    宏正(6277)(ATEN)宣布旗下专业影音产品线的旗舰级电视墙影像处理器系列再创佳绩,该系列以其採用FPGA架构之卓越硬体效能、4K60超高清视讯画质与直觉的使用者介面,再度荣获全球指标性设计大奖-2024年德国红点设计奖 (Red Dot Award),这是继荣获国际标竿设计大奖-2024年德国iF设计奖 (iF DESIGN Award)及2023年日本Good Design优良设计奖后的第三座国际大奖,成为全球业界唯一同时获三大设计奖肯定之电视墙影像处理器。

  • 马英九访陆》高规格!马英九车队从「西华门」开进故宫

    马英九访陆》高规格!马英九车队从「西华门」开进故宫

    前总统马英九率大九学堂青年学子一行,8日下午由大陆国台办主任宋涛陪同,参访北京故宫。而他们的车队直接从西华门驶入,值得注意的是,西华门平时并不会对一般人开放,可见中国大陆对马英九的礼遇,而在参观结束后,马英九也乘车至文物修復馆舍观看展览,表示任何所谓「去中国化」的行径都不会成功,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深植炎黄子孙血脉之中。

  • 马英九访陆》参观北京故宫 陆国台办主任宋涛陪同

    马英九访陆》参观北京故宫 陆国台办主任宋涛陪同

    前总统马英九率大九学堂青年学子一行,8日下午由大陆国台办主任宋涛陪同,参访北京故宫。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