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国电池制造商的搜寻结果,共13笔
中国宣布,将对电池供应链部分环节实施新的出口管制,而这是北京展现在对相关产业内主导地位的最新迹象。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导,欧洲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由于需求减少和资金短缺,欧洲企业已难以在电池领域追赶中国。该研究认为,欧洲可能需要透过制定法规等方式,要求中国电池制造商转让技术以换取国家援助,否则欧洲可能成为中国电池制造商的组装厂。
据观察者网引述英国《金融时报》2月18日报导,欧洲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由于需求减少和资金紧张,欧洲企业已难以在电池领域追赶中国。该研究认为,欧洲可能需要通过制定法规等方式,要求中国电池制造商转让技术以换取国家援助,否则欧洲可能成为中国电池制造商的组装厂。
大陆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12日报导,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磋商仍在继续。接近谈判的核心人士透露,无论採用什么样方式,无论谈判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有一条是不会变的--中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不会变。寧可谈不成,中国在核心利益上也绝不让一步。
据观察者网报导,当地时间9月9日,瑞典电池制造商诺斯沃特(Northvolt)宣布,该公司将降本节流,计画裁员、精简业务,未来将关闭、出售或合併一些工厂。路透和美国《纽约时报》称,诺斯沃特此前被誉为欧洲打造自主电池产业的领跑者,一直被视为中国电池制造商在欧洲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美国国会2名重要的共和党议员要求美国国防部将中国电池制造商寧德时代列入限制使用清单,理由是这家称霸全球的锂电池业者与中共军方有着密切合作,使用他们的电池可能危及美国基础设施与国家安全。
中国凭藉自身研发的电池技术,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研发领域的领跑者。观察者网引述《纽约时报》9日刊登的分析文章称,中国得力于重视科学教育、理工学生比例高,因此建立起雄厚的科技实力。
美中贸易、科技等领域竞争的加剧,蔓延到商业界,让带着资金、技术及就业机会赴美发展的陆企,面对美国将国家利益置于经济利益之前的原则,在美国市场上,遇到愈来愈多的怀疑和不确定性。
据观察者网引述美联社5日报导,中国电池企业国轩高科计画在美国密西根州投资建设材料生产基地,这笔价值23.64亿美元的投资将为该州大急流城带来数千个就业岗位,被称为密西根州北部「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发展项目」。美共和党议员指控中企在美建厂是为了从事间谍活动,但密西根州经济发展公司澄清,该投资项目获得两党支持。
随着中美两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愈趋激烈,两国政府均着眼于具有突破性的电动汽车技术,目前尤其以车用动力电池技术的新发展最受重视。据外媒报导,中国在绿色科技市场上明显占据主导地位,有关电动车的技术变革可能正在到来,中美两国正集中全力紧盯这个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
西方为应对中国廉价汽车倾销首先祭出高关税的做法,造成与中国之间贸易关系更加紧张。不过,外媒分称,欧洲倒不见得一定要跟随美国的高关税做法,反而应该寻求另一种选择:拥抱中国,欢迎中国电动车与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车用电池制造商到欧洲投资,运用这种合作关系来超越美国汽车,还能规避川普当选总统造成的风险。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发布了2023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跟踪报告,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全球市占率已超过2/3,其中寧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装机量高居全世界第一,知名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则居第2。由于现在中国锂电池处绝对领先地位,日韩企业正集中资源重押固态电池,寄望能在技术上对中国实现弯道超车。
据观察者网引述香港《南华早报》12月20日报导,去年10月,中国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下称「国轩」)在美子公司Gotion宣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厂计画,此后该计画先后获得州政府、美国财政部批准。但随着美国2024年大选临近,近一段时间,国轩在美建厂计画正遭遇多方面「狙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