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主动脉瓣膜的搜寻结果,共25

  • 辛龙谈刘真!「妈妈去了另一个星球」陪稚女学会离别

    辛龙谈刘真!「妈妈去了另一个星球」陪稚女学会离别

    刘真2020年因心臟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失败不幸离世,享年44岁,留下丈夫辛龙与年幼的女儿。丧妻后,辛龙选择淡出萤光幕,音乐创作与专注陪伴女儿,过着低调生活。近日,他睽违5年首度现身,接受飞碟电台《夜光家族》主持人光禹专访,平静谈起这些年的生活与心路歷程,字字真情令人动容。

  • 心臟装第二个瓣膜?「瓣中瓣」技术 助7旬患者重获新生

    心臟装第二个瓣膜?「瓣中瓣」技术 助7旬患者重获新生

    主动脉瓣膜狭窄好发于老年人,传统外科手术需开胸,部分病人恐难以负荷。振兴医院领先全台发展经导管瓣膜置换手术(TAVI),近日更受邀至亚洲大学附属医院指导,为一位体况不宜再次开刀的7旬患者,透过导管植入第二个瓣膜,帮助患者重获新生。

  • 振兴医院「以病人为中心」 心臟内外科齐力

    振兴医院「以病人为中心」 心臟内外科齐力

     振兴医院心臟医学中心自1994年成立,写下许多卓越成就,迄今完成近600例心臟移植、逾1300例经导管瓣膜手术,皆是国内首屈一指,也备受国外推崇肯定。如此优异的成绩背后,蕴含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关怀精神,为了不让病人受苦,心臟外科、内科团队密切合作发挥最大效益,提供最好的技术和最安心的治疗。

  • 殷伟贤不放弃 重沟通能帮尽量帮

    殷伟贤不放弃 重沟通能帮尽量帮

     踏入心臟内科近40年,振兴医院副院长殷伟贤一路走来,铭记恩师提醒「心臟科医师永不死」,始终坚守「做到不行为止」的信念。他参与了心臟医疗最剧烈的变革年代,形容自己「躬逢其盛」,更在临床中体会到,医疗价值不只是延长生命,更在于让病人活得有品质。

  • 李怡贞70岁父出院 「急性肺水肿、心臟衰竭」主因曝光

    李怡贞70岁父出院 「急性肺水肿、心臟衰竭」主因曝光

    美女律师李怡贞日前回娘家时遇到70岁的爸爸突然送急诊,爸爸当晚原本独自在农舍里,却因喘不过气、盗汗紧急与家人联繫,后来发现爸爸的心臟、肺、肾都有问题,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直到今(28)日才出院。对此,医师也详细说明情况,透露爸爸有高血压、心臟问题,若未及时医治,恐怕就来不及了。

  • 胸闷竟是重度瓣膜狭窄 48岁女性险猝死

    胸闷竟是重度瓣膜狭窄 48岁女性险猝死

     48岁陈女士半年前就出现活动时胸闷、喘不过气的症状,数度差点昏倒被送医,但她一直未将不适放在心上,直到今年3月做心臟超音波检查,才发现罹患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随时可能猝死,因此紧急转诊至台北慈济医院治疗。医师指出,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多见于70岁以上病人,而先天性双瓣主动脉瓣膜患者,在中年就容易出现瓣膜狭窄或闭锁不全。

  • 心臟衰竭机械手臂手术 健保补助省荷包

    心臟衰竭机械手臂手术 健保补助省荷包

     彰化一名78岁江姓老翁,因心臟衰竭,走路易喘、体重直线下降,数月前就医后,发现罹患冠状动脉狭窄及二尖瓣膜严重闭锁不全,经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更换二尖瓣膜及数月休养,目前已恢復健康,且健保给付4项心臟机械手臂手术费用,替老翁省下10多万元医疗费用。

  • 血压正常不代表心臟没事 医:忽略4症状恐随时要命

    血压正常不代表心臟没事 医:忽略4症状恐随时要命

    谈及心血管疾病,多数人都会联想到高血压,不管是因还是果,血压升高总容易让人紧张。但心臟内科主治医师黄启宏示警,血压正常不代表心臟没问题,应以症状为主要考量,一旦活动后出现喘、闷、痛,甚至快昏倒的情况,切勿因血压正常而忽略就医,否则恐随时有猝死风险,不可不慎。

  • 7旬翁腹胀半年找不到病因 竟是主动脉溃疡作祟险命危

    7旬翁腹胀半年找不到病因 竟是主动脉溃疡作祟险命危

    花莲1名75岁吴姓老翁饭后腹胀难忍状况长达半年之久,原以为是胃食道逆流,但吃药2周未改善,照胃镜也没找到病因,经透过全身电脑断层检查才发现有主动脉弓溃疡、冠状动脉狭窄、堵塞等状况,且住院期间又突发心肌梗塞情况一度危急,经1周2次开刀治疗后,吴翁情况好转并在2024年的最后1天顺利出院。

  • 微创手术换心瓣膜 伤口小恢復快

    微创手术换心瓣膜 伤口小恢復快

     75岁宋先生,是末期肾衰竭接受常规洗肾的病患,同时有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间质性肺病等共病症,因血压低、下肢水肿、一走路就喘,被诊断出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心臟收缩功能只有一般的人三分之一。医师评估传统瓣膜手术风险过高,执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术后他的血压渐渐改善、下肢水肿消退,也慢慢恢復行走。

  • 7癌单基因检测纳给付 嘉惠6.6万人

    7癌单基因检测纳给付 嘉惠6.6万人

     健保署19日公布,12月1日起新增修订30项医疗服务诊疗项目纳入给付,包括7类癌症单基因检测、HBcrAg检测等,预估一年约6.6万人受惠。其中,最昂贵的项目为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尾崎式手术,病患可省下约12万~47万费用。

  • 尾崎式手术、单基因检测等30项服务纳健保 6.6万人受惠

    尾崎式手术、单基因检测等30项服务纳健保 6.6万人受惠

    健保署今公布,12月1日起新增修订30项医疗服务诊疗项目纳入给付,包括7类癌症单基因检测、「B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合併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验」及用于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的尾崎式手术(Ozaki procedure)等,预估一年约6.6万人受惠。其中最昂贵的项目为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尾崎式手术,病患可省下约47万费用。

  • 苗县医师节表扬50位杰出医师 大千体系感谢医疗贡献

    苗县医师节表扬50位杰出医师 大千体系感谢医疗贡献

    大千健康医疗体系于12日举办医师节庆祝活动,表扬超过50位杰出医师。总裁徐千刚表示,医师们无论在医院或诊所,从预防保健、慢性疾病到急重症和癌症治疗,都用心守护苗栗县民健康,透过这次活动向全体医师致上敬意。

  • 赵少康心臟停3hrs开刀续命 医示警:舒张压低于60要注意

    赵少康心臟停3hrs开刀续命 医示警:舒张压低于60要注意

    资深媒体人赵少康自曝刚动完开心手术,换了主动脉与瓣膜,过程中心臟停了3个小时,有如死过1次,他也称自己是因舒张压偏低,意外发现病况,对此,心臟科医师表示,虽然术式复杂度高,但因是在无症状情况下做预防手术,心臟功能应还不算太差,评估预后也会不错,也呼吁民眾要留意低于60的舒张压。

  • 赵少康心臟动刀死而復生 名医魏峥亲揭「主动脉关不起来」

    赵少康心臟动刀死而復生 名医魏峥亲揭「主动脉关不起来」

    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今(5)在脸书公布自己动了「开心」手术。他的主治医师,心臟科权威、振兴医院院长魏峥表示,赵少康有主动脉瓣膜闭锁不全,检查意外发现有主动脉扩大,因此进行手术。他也提醒,瓣膜闭锁不全通常不会有很明显不适症状,建议民眾要留意「收缩压特高/舒张压特低」和「易喘」症状,有疑虑就要应检查。

  • 三总「护心天使」 赴澎湖救命

    三总「护心天使」 赴澎湖救命

     偏乡离岛地区的医疗因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且分散,医疗资源普遍不足。以澎湖为例,因由90座小岛组成,须靠船联繫,当地65岁以上长者占了百分之19,多是独居或老老照顾,医疗人员短缺。三总为此启动「护心天使复制计画」,将心臟血管外科团队送入澎湖,「全心照护」当地民眾。

  • 独》刘真逝世4周年陷人生低潮!21年舞伴沉痛:少了妳很空虚

    独》刘真逝世4周年陷人生低潮!21年舞伴沉痛:少了妳很空虚

    「国标女王」刘真2020年因心臟手术后不幸离世,享年44岁,当年留下仅4岁的女儿,留给亲友无限伤痛。如今刘真离世4年,美丽倩影仍在许多人心中。与刘真相识30年、搭檔21年的舞伴李志尧接受《中时新闻网》访问透露,「刘真离世这些年,人生陷入低潮过程,想和她正式的道别」。

  • 经导管置换主动脉瓣膜风险低

    经导管置换主动脉瓣膜风险低

     主动脉瓣膜狭窄在已开发国家已是常见的心臟瓣膜疾病,为让民眾更加认识此种疾病,《中国时报》首度与亚东医院合办「旺旺中时生活讲堂─健康系列讲座」,1月20日邀请心臟血管内科主任许荣城医师及周边血管中心暨手术室主任黄日新医师,主讲「导管瓣膜的奥妙」,让民眾轻松理解此病症的原因与治疗方式。

  • 8旬妇瓣膜退化致肺水肿 靠「瓣中瓣手术」从卧床到行动自如

    8旬妇瓣膜退化致肺水肿 靠「瓣中瓣手术」从卧床到行动自如

    83岁的张奶奶近期因为肺炎引发呼吸困难、心悸和肺水肿,卧床已经2、3个月,详细检查发现,原来是14年前开刀置换的人工瓣膜,随着时间而老化损坏,需接受高难度的「瓣中瓣」手术,在旧的瓣膜上再植入新的瓣膜。张奶奶原本无法自理生活,术后可以自己洗澡、上菜市场,总算让家人放下悬着的一颗心。

  • 经导管置换主动脉瓣膜 免开胸伤口小

    经导管置换主动脉瓣膜 免开胸伤口小

     主动脉瓣膜狭窄在已开发国家已是常见的心臟瓣膜疾病,为让民眾更加认识此种疾病,中国时报「旺旺中时生活讲堂─健康系列讲座」首度与亚东医院合作,20日邀请心臟血管内科主任许荣城医师及周边血管中心暨手术室主任黄日新医师,主讲「导管瓣膜的奥妙」,让民眾轻松理解此病症的原因与治疗方式。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