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交通工程科的搜寻结果,共37笔
交通部人事持续异动,高速公路局前局长赵兴华与运输研究所前所长林继国陆续退休,交通部今宣布公路局长陈文瑞调任高公局长、交通部公共运输及监理司长林福山调陞公路局长、交通科技及资讯司长黄新薰调陞运研所长。交通部表示,行政院已核定交通部高速公路局长等4人职务调整,将打造交通新气象。另据了解,交通部目前规画还有下一波人事异动。
基隆市中正区新丰街一带社区眾多、交通流量大,为保障来往行人交通安全,基隆市政府将于新丰街增设行人号志,预计5月完工启用,市长谢国梁21日强调,市府推动行人友善政策有成,相较去年同期,今年行人事故案件下降近3成。
基隆市中正区新丰街一带社区眾多、交通流量大,为保障来往行人的交通安全,基隆市政府将于新丰街增设一处行人号志,预计将于5月完工启用。基隆市长谢国梁强调,市府推动行人友善政策有成,相较去年同期,今年行人事故案件下降近3成。
不少车辆自基隆市七堵区大华二路往玛陵方向,通过大同街路口时行经1处右弯,过弯后马上会碰到红绿灯号志,来不及减速易发生事故,基隆市议员曾怡芳24日说,她要求基隆市政府改善,市府则已在道路转弯前设置预告号志,提醒民眾在转弯前提早减速避免意外。
有民眾由市区往玛陵方向行驶,行经七堵区大华二路与大同街路口,发现现场在一处急右弯后,立刻就有一处交通号志。由于该处可以连接台62万瑞快速道路的玛陵交流道,很容易让不熟悉路况的民眾发生事故。在议员建议下,基隆市政府在1月底在转弯前设置了预告号志,提醒民眾在入弯前应提前减速,避免意外发生。
春节连假结束,交通部立刻公布新内阁接棒后第一波人事调动,前新竹市副市长、现交通部参事沈慧虹调陞主任秘书;交通产业发展及国际事务司司长由运输研究所主任秘书陈其华调陞。
基隆市政府积极推动行人友善政策,不过有议员认为许多行人穿越线紧贴路口,转弯车辆驾驶视线容易被A柱阻挡,要求市府对全市路口总体检,退缩行穿线保护用路人。基市交通处指出,截至去年11月底,已完成6处路口行穿线退缩,以降低行人事故机率,今年起市府将持续盘点、检讨全市路口行穿线位置,持续改善基隆的人行环境。
基隆市政府持续推动行人友善政策,2024年针对部分容易肇事路口,进行交通工程改善,截至去年底,已调整6个路口的行人穿越道,使其向后退缩,降低行人事故的机率。基隆市政府表示,今年起将配合市府的道路及人行空间改善工程,持续盘点检讨路口行穿线位置,持续改善基隆的人行环境。
道路上除了常见的绿底白字的地名标志,最近桃园市还出现了白底黑字的标志,像中坜区为「Zunglag Ki」、平镇区为「Pinziin Ki」、芦竹区为「Luzug Ki」等,有民眾好奇这些是什么语言,将标志拍照上传社群平台,引起眾多网友讨论。有网友说,看不懂是什么语言、开车也要考英文了吗。桃园市交通局解释,白底黑字的标志为客语译音,桃园市共新设32面标志,落实语言生活化。
桃园市杨梅区三阳路与梅高路二段为T字路口,因缺乏交通号志,且位处下坡驾驶人常因车速过快导致车祸事故频传。民眾抱怨,该路口车祸事故几乎天天发生。国民党籍议员周玉琴办会勘,要求增设交通号志,解决事故频传的问题。桃园市交通局回应,预计年底增设三色号志改善路口。
彰化县政府今天发布2位一级主管人事异动,计画处代理处长陈昌茂真除,擅长交通领域的工务处长林汉斌接任交通处长,原工务处长则由副处长林孟弘代理,10月1日起正式上任。
基隆市政府力推行人优先政策,自去年5月起展开全市路口评估推动「行人专用时相」,由于常有民眾反映暖暖区暖暖街、东势街口交通紊乱,容易造成人车衝突,基隆市交通处7月设置科技执法后,即日起也设置行人专用时相。
基隆市政府持续推动行人优先政策,自去年5月起,基隆市交通处便展开全市路口的评估,陆续推动行人专用时相,将行人及车辆通过路口的时间做出切割,确保民眾行的安全。27日起,也在暖暖区暖暖街、东势街口,新设置行人专用时相。
炎炎夏日,户外体感温度动辄达38、39度,机车族苦不堪言。桃园市、新竹市祭出缩减红绿灯秒数政策,希望减少骑士停等曝晒时间。不过民眾看法两极,有骑士认为缩减交通号志秒数有助减少阳光直晒,也有骑士认为缩短几秒意义不大,聊胜于无。
嘉义市2006年建置交通控制中心至今,分5阶段完成相关设备建置、干道号志时制重整等任务,透过各种调控方法,成功让市区25条重要干道的行车时间1年减少6.1%至28.9%,整体二氧化碳排放年减量约315吨,1年行车油耗也省下13.8万公升,目前市府交通处已展开第6阶段优化、升级,希望透过动态即时调控红绿灯等交通设备,让民眾通行更顺畅、有感。
位于基隆市区的银蛇桥是田寮河两旁仁一路及信一路的往来要道,也是许多当地民眾往来市区民眾必经路线。然而桥上仅有画设单一车道,但仁一路同时有双向车流匯入,很多驾驶不想卡在路口,就并排在桥上等候号志,但常遭检举达人检举,民代也批有如「罚单陷阱」。基市府交通处表示,该路段狭窄,将审慎评估修改混合车道之可行性。
为完善视障者通行环境,桃园市交通局近年陆续在车流量大的路口,设置14处有声号志,但却被民眾诟病夜间声响影响生活品质。市府交通局坦言,为保障视障者过马路安全性,在选点过程遭遇困难,未来除调整号志运作时间,也会与视障团体讨论设置地点,今年将于各行政区再增设11处有声号志。
为完善视障者通行环境,桃园市交通局近2年陆续在车流量大路口,设置14处有声号志,却被民眾诟病夜间声响影响生活品质。市府交通局表示,为保障视障者过马路安全性,在选点过程遭遇困难,除调整号志运作时间,也会与视障单位团体讨论设置地点,今年将于各行政区再增设11处有声号志。
台中市交通局目前有3台无人机作为监测交通车流、停车场秩序等用途,台中市议员周永鸿7日指出,交通局3台无人机品牌Autel Robotics是不折不扣的大陆企业,吁交通局尽速更换所有无人机;交通局表示,经向厂商确认为美国品牌,採购合约也将非大陆品牌列入,若有违反将向厂商求偿,并尽速汰换。
交通部统计2023年全国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死伤人数1万7660人,较2022年增加1158人,不过桃园市2023年死伤2330人,较2022年减少152人,警方认为减少主因在于科技执法、大力取缔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