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低蛋白饮食的搜寻结果,共13笔
不只是男性本身在意,部分女性择偶时,也在乎对方是否秃头。一项逾6万人的研究发现,摄取含糖饮料与酒精与掉髮呈现正相关,此外,血中维生素D浓度、铁质与蛋白质摄取不足者,也会增加掉髮风险,除了建议适时补充外,平日多吃花椰菜、青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豆制品,则有助于毛囊健康,减少掉髮危机。
今年56岁的冯先生,来自多囊肾病史的家庭。55岁时,他开始需要腹膜透析,但由于双侧肾臟囊肿过大、囊液多达1万毫升,腰围甚至一度超过腿长,须进行肾臟移植,才能完成治疗。太太一句「我来捐」,让他重启第二次生命。当血流接通、新肾恢復排尿的那一刻,冯先生的体重在3小时内减少约10公斤,肾功能也逐渐恢復稳定。
一早起床小便布满泡泡,许多人以为是「蛋白尿」,担心肾臟疾病找上门。新北市立土城医院肾臟科主任萧景中解释,由于夜间尿液浓缩,或是前一天吃重咸,造成尿液中有小泡泡,通常一下子就散去,不用过度担心。
错误的养生,反而不利身体健康。中医师李宜静指出,一名女子年轻时就开始养生饮食,不吃红肉、甜点,生活也很规律,但20年过去,不到60岁的她,看起来却像70、80岁,原因就出在长期低油、低蛋白饮食,掏空了她的肌肉与体力,在经过吃够蛋白质、好油脂、运动等6方式调整,3个月后就出现转变。
不少人都会有水肿经验,前一天吃完泡麵、炸鸡,隔天就肿成猪头。营养师提醒,除了吃太咸的食物以外,低蛋白饮食、长期久坐、压力大的人,也是水肿的好发族群。若当日有重要活动,想美美地出门,可尝试抬腿、轻拍淋巴,或空腹喝一杯温水加柠檬,达到快速消肿的效果。
根据国健署统计台湾有200万肾臟病友,其中10万人洗肾,肾友饮食指南就是低钾、低蛋白,中兴大学育成中心透过产学合作,携手青农培育生产出专利低蛋白机能米;肾臟科医师指出,肾臟病友面临低钾、低蛋白饮食限制,但热量摄取不足就会营养不良、肌少症,若能在同样吃一碗饭的情况下,维持热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将有助于维持肾功能。
一家祖孙三代全都是糖尿病患者,其中80多岁阿嬷得糖尿病多年,已进入慢性肾臟病第4期;50多岁儿子糖尿病控制不佳,对于饮食管理过度自信,却不按时服药,出现蛋白尿;而30岁孙女,不仅不吃药,饮食也未控制,血糖衝破天际。医师感嘆,糖友若不吃药来稳定血糖,肾臟随时都可能坏掉。
糖尿病的风险就在于有很多併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变是相当常见的一种。对此,肾臟科主治医师林轩任指出,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就会加速肾臟受损程度,而最初会以肾丝球过滤率超标来表现。因此,若发现肾丝球过滤率飙高,且罹患糖尿病大于3年,千万别误以为是肾臟回春的迹象。
台湾洗肾盛行率居高不下,经统计,糖尿病肾病变是造成洗肾的主要原因,也会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云林县北港镇妈祖医院9日提醒,糖尿病患者有2至4成合併慢性肾臟病,因此须要定期追踪肾臟功能,针对第1型糖尿病人、患病超过5年以上,以及所有第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要1年1次评估尿中的白蛋白及肾功能。
高雄一名74岁的徐姓妇人因有三高病史,又患肾臟疾病,每天食用养生餐,却全身瘫软被送进急诊,原因是低血钠、热量不足所致。另名67岁张妇因糖尿病改吃素食,没想到因此患上肌少症。高雄市阮综合医院肾臟内科主任纪文哲表示,一些慢性病人知道血压、血糖、血脂过高会伤害肾臟,常过度解读、断章取义养生知识,反而会造成热量不足、营养不良、肌少症,甚至损害肾臟或消化器官。
高雄一名74岁的徐姓妇人因有三高病史,又换上肾臟疾病,因此家人替他上网查询养生食谱,不料2周后徐妇瘫软送进急诊,原因是低血钠、热量不足;另位67岁张妇因糖尿病改吃素食,没想到却换来肌少症。高雄市阮综合肾臟内科主任纪文哲表示,一些慢性病人知道血压、血糖、高血脂过高会伤害肾臟,常过度解读、断章取义从网路搜寻来的,或从亲友建议来的养生知识,反而造成热量不足、营养不良,肌少症,甚至损害肾臟或消化器官。
新竹地区1位慢性肾臟病患者,为了控制病情听从医师採低蛋白饮食,但之后家属听信友人指低蛋白饮食恐造成肌肉流失会变成肌少症,而吃回高蛋白饮食,结果导致肾臟病情恶化;医师表示,慢性肾臟病患适当低蛋白饮食,不仅不会肌肉减少,反而有助于减轻肾臟的负担,还可以延缓肾臟疾病的进展。
谈及矿物质锌,许多人都会想到是维持男性生殖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成分,其实它功效眾多,若不足恐为身体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对此,家医科医师李思贤表示,常见缺锌的表现包括,掉髮、失去性欲、免疫功能失调等,日常可摄入含锌食物来补足,除了贝类外,如鸡蛋、坚果、豆类、乳制品及各式肉品皆为其良好来源。不过,他提醒,锌摄取过多会造成铜的缺乏,两者比例失衡恐有失智风险,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