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例感染的搜寻结果,共104笔
疾管署今日(5)公布,新北市新增首例本土登革热病例,为一名居住于汐止区的60岁女性,10月下旬出现头晕、全身轻微酸痛症状,隔日发烧、肌肉酸痛至诊所就医,5日后症状未缓解,经通报检验确诊登革热第一型。个案无国内外旅游史,主要活动地为住家,研判为本土散发病例,感染源待厘清。
感染性原发主动脉瘤是一种少见但致死率极高的重大血管疾病,近年临床治疗倾向血管内微创修补,林口长庚最新研究发现,传统开放手术长期存活率更好,应作为首选治疗。此研究为亚洲第一篇针对感染性主动脉瘤治疗与预后,进行长期追踪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于《欧洲心臟学会期刊》。
感染性原发主动脉瘤是一种相对少见,但致死率极高的重大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趋势倾向血管内微创修补。林口长庚医院最新研究指出,「开放手术」初期风险略高,但长期存活率均优于其他方式,应作为适当患者的首选治疗。此研究成为亚洲第一篇针对感染性主动脉瘤治疗与预后进行长期追踪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于《欧洲心臟学会期刊》。
国内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肠病毒併发重症病例,为北部一名出生仅4天大的女婴,住院长达3周。今年累计18例重症,其中8例死亡,创下6年来最高。另考量流感疫情仍在流行,疾管署署长罗一钧宣布,延长扩大使用公费抗病毒药物至11月15日,并于11月1日开放50岁以上民眾打公费流感疫苗。
国内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肠病毒併发重症病例,为北部一名出生仅4天大的女婴,住院长达三周。疾管署统计,今年累计18例重症病例,其中8例死亡,且都是感染「新生儿杀手」伊科病毒11型(16例)为多、其次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创下6年来同期最高。
台中爆发非洲猪瘟第5天,农业部防检署25日公布,目前40场关联场、关联化制场检测全为阴性,全台5439场,也已经完成4165场访视。彰化芬园乡4头死猪亦为阴性;非洲猪瘟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指挥官、农业部长陈骏季表示,虽然目前畜牧场及屠宰场等都是阴性,不代表后续就没有问题,今要完成全台猪场访视,包括台中市的168个养猪,并提出精进策略,于27日正式启动。
肠病毒重症新生儿再+1!疾管署今日公布,国内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为南部一名出生4天男婴,出生时呼吸急促、活动力差,出生第4天出现发烧、肌抽跃、呕吐、食欲不佳、脑炎等症状,治疗后症状改善,目前已出院。今年累计17例肠病毒重症、8例死亡,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儿累计14例重症、7例死亡,均染伊科病毒11型。
北部本土登革热扩大!疾管署公布,桃园市登革热群聚案再增2人,为龟山区一名60多岁男性及70多岁女性,整起群聚案扩大至6人;另外,台北市士林区也新增1例本土登革热个案,为80多岁男性,感染源仍在厘清中。疾管署官员表示,先前高雄群聚案已经结束,这次本土案例主要在宜兰、桃园及台北,由于过去北部登革热疫情较少,会与地方各区合作,努力控制疫情。
本土登革热又增3例!疾管署今日(2)公布,桃园市登革热群聚案再增加2人,为龟山区一名60多岁男性及70多岁女性,整起案件扩大至6人确诊;另外,台北市士林区也新增首例本土登革热个案,为1名80多岁老翁,感染源仍在厘清中。
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新增今年首起本土副伤寒病例,为北部一名20多岁外籍男性,6到8月时,曾到印度旅游史,返台后居住臺中市一个月,8月24日发病,因潜伏期间(8月14日-8月23日)均于国内活动,因此研判为本土病例。目前同住家人三人没有症状,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呼吁民眾,饮食食用水要煮沸,食物要煮熟,避免感染。
流感季节今年提早报到!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国内类流感门急诊就诊人次已超过10万人,本周正式进入流行期。相较于新冠疫情前,流感多于10月才开始流行,今年提早到9月,她评估主要受新冠免疫负债影响,流感已经全年化,是否会更严重须留意,提醒10月1日起公费流感疫苗开打,民眾应尽速接种。
又是新生儿肠病毒!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一名出生仅七天的北部男婴,出生即黄疸、茶色尿,住进加护病房隔日即死亡,出生前妈妈有发烧症状;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计16例,含8例死亡,创下近6年同期最高,她预测十月上旬,国内健保及门诊人次每周会超过一万一千人次,将正式进入流行期,因此提醒家长、校园注意肠病毒防疫措施。
国际登革热疫情严峻,高雄本土登革热疫情也扩大,截至9月1日已确诊12例,台南市目前维持零本土病例,但1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登革热病例,为东区印尼籍学生,8月31日首次来台,入境发烧筛检站进行登革热通报,经PCR阳性确诊,为台南登革热境外第10例。
境外移入疟疾个案,今年大爆发!疾管署今(26)日公布国内新增1例境外移入疟疾病例,为一名长期居住在台湾的40多岁外国籍男性,7月、8月曾至西非旅行长达一个月都不曾服用预防疟疾药物,8月中返台入境当日就出现症状,就医检验确认感染恶性疟。而今年已累计16例境外移入疟疾个案,创下近19年同期最高。
有新生儿杀手之称的伊科病毒11型肠病毒,还没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又新增2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肠病毒併发重症病例,分别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儿,出生第五天、第八天就染病住院,目前都还在加护病房治疗中。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计13例肠病毒感染併发重症病例,含7例死亡,为近6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今(12)日公布,国内出现近10年来首例,布氏杆菌病境外移入确定病例,为北部一名50多岁本国籍男性,今年4月至新疆旅游,曾在动物市集接触羊只和马匹,7月初,返国3个月后才出现发烧、寒颤等不适症状,共4次到诊所就医,因肝指数偏高转至医院,才就诊。疾管署提醒,布氏杆菌是人畜共通的传染病,和动物有接触而感染。若没有及时治疗致死率2%。
屈公病肆掠中国广东,疾病管制署昨(4)日将该地区屈公病旅游疫情建议等级从第一级注意(Watch)至第二级警示(Alert),同样为二级的还包括法属留尼旺岛、巴西。
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1例疟疾境外移入病例,为一名10多岁外籍男性,7月上旬有西非多哥共和国旅游史,未服用疟疾预防用药,且自述于当地曾被蚊子叮咬,28日回国前就出现发烧、噁心、呕吐、腹泻及呼吸喘等症状,回国后症状未改善,2度至诊所就医,8月1日确诊感染恶性疟,目前住院治疗中。
丹娜丝颱风不仅重创中南部,更出现类鼻疽疫情!疾管署公布,上周高雄一口气出现6例,创下歷年单周次高,其中2例死亡,个案分别都有慢性肝病和高血压病史,一名高龄个案发病隔天就死亡。疾管署统计,今年已经累计27例,创23年来同期最高纪录。
丹娜丝颱风袭台后7日从桃竹出境远离,桃园市沿海4区因受风雨影响停止上班上课,但桃园市环保局考量前一日为周日并无收运垃圾,因此7日沿海地区清洁队员加班收运,以免垃圾堆积。环保局表示,7日桃园市共清运了2370公吨的垃圾量,资源回收物则是350公吨,因桃园市并无传出灾情,垃圾量与平常日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