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供水安全的搜寻结果,共20笔
针对水库光电案场违法延长使用年限争议,经济部指出,目前水域型太阳光电案场,为水库管理机关评估后办理招商,无须依《水库蓄水范围使用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另申请许可,也没有第20条使用许可期限3年的限制,因此无外界所称违法延长使用年限的情形。
鸟嘴潭明年将全面供水,却有业者要在鸟嘴潭上游、南投埔里申设垃圾掩埋场,多个环保团体忧心掩埋场距离鸟嘴潭集水区太近,恐危及下游鸟嘴潭的供水安全,30日邀集相关权责单位座谈,希望南投县政府将申设案退件、并画设鸟嘴潭水源保护区。南投县环保局表示,将要求业者倾听地方意见,县府依法确实把关。
鸟嘴潭明年将全面供水,却有业者要在鸟嘴潭上游、南投埔里申设垃圾掩埋场,多个环保团体忧心掩埋场距离鸟嘴潭集水区太近,恐危及下游鸟嘴潭的供水安全,今日邀集相关权责单位座谈,希望南投县政府将申设案退件、并画设鸟嘴潭水源保护区。对此南投县环保局表示,会要求业者倾听地方意见,县府也会依法确实把关。
曾荣获教育部第18届《技职之光》肯定的圣约翰科技大学杰出校友、祥泰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龙,不仅在专业领域成就斐然,更秉持「提携后进、薪火相传」的精神,悉心栽培来台深造的越南学生。他成功地将这群学子从学徒培育成技术骨干,建立了一支优秀的越南籍核心工程师团队,身体力行圣约翰校友一脉相承的传承价值。
台湾能源转型再添生力军,湖山小水力发电厂座落于云林斗六市湖山净水场内,为装置于自来水关闭管路(Closed Loop)系统的小水力发电,将于今年5月正式启用,此案由韦峰能源投资开发,结合水资源管理与「取能不取水」创意,为台湾小水电发展树立新标竿。
大陆官方微信公眾号「湖南生态环境」消息,近日湖南湘江最大的支流耒水河,郴州-衡阳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自动监控站数据显示铊浓度异常。25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耒水流域(郴州-耒阳段)铊浓度异常应急处置情况通报:经核实,确定污染源为郴州市苏仙区某水泥生产企业,日前拆除旧生产线窑炉时,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排放入外环境水体导致。
为稳定产业用水并促进半导体产业发展,水利署于今(10)日与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召开「水资源多元化管理合作平台」会议。水利署向产业说明,目前全台三大科学园区已核定用水量为每天131万吨,实际用水量每日63万吨,尚有余裕水量每日69万吨可提供产业投资发展。
位在台北市公馆的公馆净水场配水池,从民国66年落成至今,使用已达年限,因此台北市自来水事业处也于2020年启动改建工程,预计2025年下旬完工。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近日也前往视察,瞭解工程施工进度与品质,也给施工团队加油打气,希望施工团队继续加油,如期如质完工,提供大台北稳定的供水。
为改善供水品质及推动照顾偏乡原民政策,国发会已核定「无自来水地区供水改善计画(第五期)」,未来5年将投入106亿元经费,预计可改善6万户供水设施,提升自来水普及率,强化供水品质及安全,并带来延性铸铁管(DIP) 100公厘(mm)至200mm销售商机,包括兴南、锦源、欣造,及友腾等4家铸造管材商有机会受惠。
大陆《人民日报》用户端5日报导,一滴泉水流出北京的新变化。妙峰山下,北京市门头沟区陈家庄村泉眼再次涌动汩汩清水。近年来北京已重现81孔泉眼。
澎湃新闻报导,大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局8日指出,2023-2024年度黄河水量调度圆满结束。在黄河年度来水偏少形势下,黄委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落实大陆《黄河保护法》,统筹做好抗旱保灌、生态流量管控等工作,精心部署、统筹谋画,强化干流及重要支流水资源调度管理,高品质完成黄河水量调度任务,取得显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应今年第3号颱风凯米(GAEMI)逐渐逼近,台北自来水事业处今(23)日上午完成翡翠原水管取水系统切换准备工作,预计将于今日下午开始取用翡翠水库原水,颱风期间将可有效确保自来水供水水质及水量稳定。
头前溪是新竹地区民生用水来源之一,环境部每月水质监测结果,在全国排名都名列前茅,县府2022年7月在兴隆大桥下隆恩堰进水口前提岸,设置24小时固定式水质感测器,2年来监测结果未(稍)受污染程度时段达92%以上,环境部长彭启明16日到现场听取各单位简报,肯定水利署、水公司及新竹县市政府环保局对水质安全的努力。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报导,自6月1日起,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开始向沿线受水地区供应西江水,进一步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讯息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来,截至3月18日,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公尺,相当于黄河近一年半的水量,沿线1.76亿人从中受益。提升了沿线大中城市经济社会高品质发展空间。
据澎湃新闻引述大陆水利部指出,截至2024年3月18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公尺(含生态补水超过108亿立方公尺),其中中线调水625.93亿立方公尺、东线调水67.77亿立方公尺、东线北延工程调水6.3亿立方公尺,惠及沿线7省市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超过1.76亿。
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群缺水难题,引西江之水「解渴」成为解决方法。而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歷经14年的调研工作、5年施工期后,2024年1月31日,该工程实现全线正式通水。总投资约354亿元(人民币,下同),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公尺。
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群缺水难题,引西江之水「解渴」成为解决之道。而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歷经14年的调研工作、5年施工期后,2024年1月31日,该工程实现全线正式通水。总投资约354亿元(人民币,下同),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公尺
澎湃新闻6日报导,去年12月以来,受珠江流域降雨、来水偏少和河口咸潮活动加剧影响,广东珠海、中山等城市主要取水口连续多日无法从河道抽取淡水,城市供水风险增加。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大陆水利部于2023年12月25日启动2023-2024年珠江压咸补淡首次调水,目前应急调水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5日,西江龙滩、岩滩、大藤峡和北江飞来峡等水库累计向珠江下游补水5.8亿立方米,有效压制珠江河口咸潮,西北江三角洲磨刀门水道咸界最大下移34公里,为珠海、中山抢蓄淡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陆央视新闻报导,中国大陆水利部称,大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11月15日正式通水十周年,受水区直接受益人口逾68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