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健保资料库的搜寻结果,共81笔
辅仁大学今(6)日举办「从诺贝尔奖到AI-人工智慧如何影响科学与医学领域」国际论坛,邀请2013年诺贝尔生医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James E. Rothman演讲,以时下最受关注的「AI对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疗与人文伦理的影响」,包括梵蒂冈枢机主教涂克森、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建仁、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司徒惠康等人,对于AI运用进行多方讨论与未来可能,现场精彩对话也获得满座观眾掌声。
健乔(4114)宣布,由日本Kissei Pharmaceutical Co.开发的创新口服新药Yselty(雅丝媞)膜衣锭100毫克,已于2025年10月在台湾取得卫福部食药署(TFDA)核准上市,预计2026年第一季正式在台推出。
39岁林小姐上月喜迎儿子报到,和多数妈妈不同的是,她25岁时曾接受肾臟移植,面对怀孕存在高风险、怀孕机率仅万分之一,她克服万难自然怀孕,也在奇美医疗团队守护下顺利产下健康男婴,9日她感性谢谢当年器捐者「你的决定不只助我重生,还把爱延续到下一代!」
林小姐17岁因肾臟衰竭展开近8年洗肾生活,25岁幸运移植肾臟,盼能生儿育女的她去年在奇美医院医疗团队严谨评估下,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药)调整后半年就自然怀孕,上月10日剖腹生下健康男宝宝,实现「当妈妈的梦」,也是奇美医院首位肾臟移植后自然怀孕成功的女性病人。
现代人压力大,很多人有失眠困扰,甚至得吃安眠药来帮助入睡。耳鼻喉科医师柯仁弘指出,约25%国人有睡眠困扰,每年安眠药用量超过4.7亿颗,相当惊人;神经内科医师方识钦则提醒,吃安眠药会让人睡不沉,一项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人,吃1颗安眠药罹患失智症风险是没吃者的1.5到2倍。
一名88岁、原本头脑清晰的林姓退休教师,今年初出现间歇性发烧与剧烈咳嗽,在短短3周内病情急转直下,从生活自理退化至卧床不起,伴随认知功能变差、失禁、反应迟钝等症状,家人一度以为是失智症急速恶化。经送往台中荣民总医院详细检查后,惊觉元凶并非失智或中风,而是由隐球菌引起的「隐球菌脑膜炎」。
夫妻身心健康密不可分!一项涵盖台湾500万对配偶健保资料的跨国研究显示,配偶之间同时罹患精神疾病的机率,比任意两人高。专家指出,两者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可能受到社会环境等共同原因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作为提醒,给予精神疾病患者的配偶更多心理支持。
药华药(6446)宣布已向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TFDA)提出旗下新药Ropeginterferon alfa-2b(P1101)新增适应症申请,新增适应症为原发性血小板过多症(ET)。依据TFDA处理时程,审查期约180天(不含补件时间)。
「声音」是沟通的媒介,许多职业都得使用声音传递讯息及情感。独立创作歌手吴镇安去年底声带受伤,严重影响演出表现与生活品质。今年4月前往部立双和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赖盈达医师以「全方位声带精准微创治疗」,透过声带显微瓣手术、新型光纤雷射治疗与声带再生医学,术后吴镇安嗓音恢復往昔的清亮感,至今稳定恢復与进步。
思觉失调是慢性且造成失能的精神疾病,三军总医院中医部透过健保资料库分析,思觉失调患者若合併服用中药,再住院率比仅服用西药患者下降4成。中医师表示,由于服用西药可能出现如帕金森氏症的手抖症状,导致病患用药服从性低,透过中药能减少副作用,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AI科技发展下,我国进入智慧医疗时代。台大医学院院长吴明贤指出,我国面临数据壁垒、法规未与时俱进、产业零散、人力断层4大困境,尤其我国法律过于防避,不利创新,呼吁从修法做起,并建议成立「数位健康署」,强化医疗创新。
2025行政院生技产业策略谘议委员会议(BTC)25日登场,今年议题聚焦AI、大数据、基因体与干细胞,展现政策与科研企图。不过,在临床试验国际接轨、跨域人才培育、资本市场机制及供应链韧性等核心议题着墨不足,产业界忧心恐让台湾陷入「技术有突破、落地仍受限」困境。
宪法法庭2022年8月12日判决《全民健康保险法》部分违宪,要求3年内修法或设立专法保障个人隐私权。《全民健康保险资料管理条例》尚未完成立法,但健保署公告「全民健康保险资料研究利用与停止利用申请作业及管理要点」,明定即起民眾可申请退出,生效日后的资料都不会被目的外利用。
宪法法庭2022年8月12日判决《全民健康保险法》部分违宪,要求3年内修法或设立专法保障个人隐私权。目前《全民健康保险资料管理条例》尚未完成立法,但健保署昨公告「全民健康保险资料研究利用与停止利用申请作业及管理要点」,明定即起民眾可申请退出。对于母法争议的「霸王条款」,健保署表示,在过渡期都不会实施,民眾只要申请就能退,没有特别限制。
异位性皮肤炎是湿疹的一种,但却是湿疹中最难缠的慢性病。皮肤科医师指出,自己的孩子从2岁到现在26岁,都有异位性皮肤炎问题,只要熬夜赶报告、打扫教室就会发作。许多民眾误以为这是可短期治癒的疾病,但正确观念应是追求长期稳定控制。现在皮肤科已有武器可「调体质」,能打破发痒、搔抓的恶性循环。
偏头痛痛起来要人命,不仅无法思考影响情绪,甚至无法工作,高达200万名国人,都有偏头痛疾病。学者进一步指出,偏头痛已经逐渐成为台湾青壮年族群的主要健康负荷,因头痛无法工作者,对国家生产力损失占GDP2%,已经超越日、韩,建议列为优先公共议题。
晶片驱动生医及农业升级迈步!国科会自去年起推动「晶创台湾方案」,运用我国成熟制程晶片产能,成功开发温室授粉与採摘自主移动机器人、胸腔科自动导航机器人,并迈入商转落地阶段,副主委陈炳宇24日透露,初估相关晶片延伸产值达1亿元,促进投资金额约14亿元,已有初步成果。
名嘴马西屏自曝已出现10年的失忆状况,并劝大家儘量别吃安眠药。神经内科医师方识钦表示,吃安眠药会让人睡不沉,「只有浅睡,没有熟睡,当然脑袋就没有被洗到」,根据官方统计,60岁以上的人,吃1颗安眠药罹患失智症风险是没吃者的1.5倍到2倍,若吃到3颗,失智风险提升5倍。
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满27年,卫福部统计,家暴通报案逐年攀升,2024年已近18万件,其中「亲密关系暴力」约占5成,达到一年8.5万件。专家指出,受暴者从暴力发生到通报,平均竟要4.2年,更严重者甚至要6.8年,鼓励被害人「说出来」,接受相关支持性服务。
台湾被称作洗肾王国,洗肾人口已近10万人。林口长庚医院研究指出,比起血液透析,65岁以上长者接受「腹膜透析」,併发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风险双降,累积存活率也较高。健保署自2023年起补助居家腹膜透析,今年5月更加码补助相关费用,让肾友在家也能安心洗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