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民原教的搜寻结果,共24笔
为促进桃园市原住民族青年未来职涯发展,国民党桃园市议员简志伟建议,市府创立「原住民族青年啦啦队」,让对音乐舞蹈有热忱的原民青年,可以有足够的资源培训啦啦队专业,在原住民的各大场合、庆典及开幕都可以由他们表演,让原民活动更年轻、流行化。桃园市青年局表示,今年已办理相关试办课程及活动,协助青年累积经验并开启职涯发展。
因应十二年国教课纲推动,并落实全民原教精神,建构原住民族知识体系,教育部国教署自109年起实施「营造原住民族文化学习场域计画」,办理至今已经补助近90所学校,总计投入总经费达1.6亿元,透过专业团队辅导,协助学校深化民族文化教育,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地方连结,营造沉浸式民族教育课程的学习环境,传承与保存部落在地文化特色及知识内涵。
为推动全民原住民族教育与深化校园多元文化素养,美和科技大学原住民族学生资源中心,日前举办「114年度全民原教推广活动-回到部落的心灵路」。
桃园市114学年度第1学期校长会议21日举行,市长张善政与会除表扬荣获全国及全市殊荣学校,并宣布未来2年将编列1.5亿元预算,全面汰换全市国中小使用8年以上、逾10万套老旧课桌椅,提供学生更舒适且符合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
桃园市为国内都会区原住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桃园市教育局为强化原住民学生教育, 17日于大溪区大溪国中办113学年度公开观议课以「泰雅族大嵙崁事件」为教学主题,统整国文、歷史、地理、表演艺术及资讯课程,深度融合泰雅族在地文化与学科教育,并利用戏剧方式重现。
臺北市113学年度第2学期公私立国民小学校长会议于114年1月23日假南港国民小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教育局汤志民局长感谢全体校长的辛勤付出,并藉此机会说明教育局的重大政策与未来展望,希望透过会议增进政策沟通,凝聚教育方向共识,共同实现「臺北十大好学」的教育目标。
为保障原住民权益,政府立有许多政策,如升大学加分1.35倍、就业族人岁时祭放假1天等,而「1.35倍」也成了外界对原住民的刻板印象,甚至成为「微歧视」的藉口。对此,新北市原民局表示,微歧视问题在校园较为常见,尤其是升学保障部分,往往成为同侪间茶余饭后的话题。教育局则表示,推动「全民原教」,要求各校在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价值,增加理解与尊重。
为促进台湾多元文化交流以及原住民文化的永续传承,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特别举办以邵族文化为主题的静态展览,邀请邵族文化发展协会主办,名为《关于邵族 静态展》。此次展览以「移动的Lalu」为起点,带领观眾深入邵族的歷史与文化,并呈现邵族世代相传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守护精神。期待透过传递邵族文化歷史与故事的同时,能引发社会大眾对原住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珍视,促进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为了推广原住民族文化,并实践「全民原教」的理念,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自110年开始举办原住民生活节,希望从校园着手消弭对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与偏见,建立多元、平等与友善的环境。今年的生活节活动更是围绕着「族群友善」的核心价值,结合了原住民族文化元素与多样的体验活动,让校内外参与的民眾与师生,对原住民文化有新的认识与理解,这个活动也逐渐成为颇具指标性意义原民文化盛事。
台中教育大学于今天成立「邵族知识研究中心」,由96岁女祭司石玉英主持祈福仪式,与部落长老重现传统杵音文化。石玉英说,很高兴能保存邵族文化,让后代子孙认识并传承发扬老祖先的智慧;台中教育大学副校长黄宝园表示,该研究中心计画协助师生学习原住民族教育及多元文化知识,加强全民原教推广。
宜兰县三星国小今(30日)上午11时举办多元文化教室揭牌启用典礼,由县长林姿妙、议员孙汤玉惠、沈志弘等共同主持。林姿妙用流利的泰雅族语跟阿美族语唱歌,现场气氛十分欢乐,她说,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希望多元文化教室可以让原住民族学生有课程归属感,一起拚出宜兰的好教育。
新北市为推动原住民族文化发展,并营造原住民族教育学习空间,今(10)日与国立政治大学、南势溪流域泰雅族部落,三方共同签订「原住民族教育学习空间合作备忘录」,成为全台首次有县市政府、学界、部落三方合作建构原住民族知识体系,新北市长侯友宜表示,未来将齐心深化原住民族教育学习场域之文化传承、协力治理及国际交流。
新北原民局为推动全民原教,自2018年起推动「Picul泰山森林书屋」,迈入六周年之际,顺势推出的限定版密室逃脱活动,推出后好评不断因此决定延长展期,原民局长Siku Yaway林玮茜表示,将持续推出更多体验活动,让更多人能够造访书屋,并理解原住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推出《原民知识、第一知识:澳洲原住民知识图书》特展,介绍世界上在澳洲生活至今已超过6万年,是歷史悠久的民族,早于白人知识,是澳洲的「第一知识」,特展介绍澳洲原住民与地球共存共荣的重要知识。
新北原住民人口为六都第2多,为推广原民文化及照顾都会区原民,新北原住民族行政局上半年度推出多项活动,原民局长林玮茜Siku Yaway表示,新北境内有16族原住民族,然而过半族人住于都会区,导致长时间脱离母体文化,因此如何维持族群认同及传承文化,一直是原民局致力发展的目标。
为提供都会区原住民学生学习部落文化机会,教育部国教署委请国立臺中教育大学持续办理113年「推广都会区原住民族文化特色课程计画」,课程讲师将由委办团队协助推荐与媒合,即日起至7月31日前,欢迎都会区高级中等以下学校至线上表单提出申请(https://forms.gle/632vAiXANWddue5K7)。
台北市立国乐团「山地印象」音乐会5月19日登场,但节目介绍提及「生性粗犷豪迈」并用嗓音自娱娱人等用词惹议。民进党台北市议员何孟桦批评,变相加剧族群刻板印象,犯下流错误令人瞠目结舌。对此,国乐团也发出道歉声明,指文案撰拟思虑不周,未来规画相关节目会事先谘询相关专家学者。
4月儿童月,Picul泰山森林书屋今至新北市政府板桥员工子女非营利幼儿园说故事,由阿美族说故事人员-倩萍姊姊带领全园166位小朋友与17位老师一同探索原民文化之美。
新北市树林区大同国小15日举办Makapahay原住民文化学习教室落成启用典礼,这也是六都第一座都会区原住民文化学习场域。教育局长张明文参加启用典礼表示,大同国小申请营造原住民文化学习场域计画,打造都会区的原民文化学习教室,不只让原民孩子知道自己来自何处,更希望让非原民籍的孩子了解原民的歷史、生活与技艺,进而尊重多元文化。
新北市大同国民小学今举办Makapahay原住民文化学习教室落成启用典礼,为六都第一座都会区原住民文化学习场域。启用仪式採阿美族传统祭仪进行,透过头目祈福仪式,祝福学生在文化学习教室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