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分区共管的搜寻结果,共11

  • 卫福部长遭传下台 私立医疗院所协会发声力挺邱泰源

    卫福部长遭传下台 私立医疗院所协会发声力挺邱泰源

    超高龄、少子化衝击下,台湾医疗面临人力、资源分配等多重挑战。台湾私立医疗院所协会今日(7)强调,医疗体系改革刻不容缓,肯定卫福部长邱泰源自2024年5月上任以来,带领卫福部推动健保改革、长照及基层照护资源、医事人员人力补充、急诊壅塞因应策略等多项关键政策。

  • 医疗改革刻不容缓 台湾私立医疗院所协会吁:专业对话

    医疗改革刻不容缓 台湾私立医疗院所协会吁:专业对话

    在当前国人健康面临高龄化、少子化、医疗人力与资源分配等多重挑战之际,台湾私立医疗院所协会呼吁,医疗体系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唯有在制度面与执行力上持续推动,方能兼顾民眾健康权益与医界发展稳定。

  • 推分级医疗 健保署对院前诊所出手

    推分级医疗 健保署对院前诊所出手

     为落实分级医疗,让大医院回归照顾「急重难罕」病患,诊所发挥家庭医师的功能,健保署继推动个别医院总额后,也对院前诊所出手;今年7月1日起,医师以支援名义在诊所服务,每月申报超过10万点,一律打75折支付;为鼓励医师到山地、离岛、医缺地区支援,这些地区申报的医疗费用维持不打折。

  • 健保署限缩院前诊所申报 破10万点健保给付打75折

    健保署限缩院前诊所申报 破10万点健保给付打75折

    为落实分级医疗,让大医院回归照顾「急重难罕」病患,并让诊所发挥家庭医师的功能,健保署继推动个别医院总额后,也对院前诊所出手。7月1日起,医师以支援名义在诊所服务,每月申报超过10万点,一律打75折支付。同时,为鼓励医师到山地、离岛、医缺地区支援,这些地区申报的医疗费用维持不打折。经健保署试算,一年可减少支付1.6亿,盼大医院把稳定的病患下转到基层,而非设立院前诊所收治。

  • 被邱泰源这段话惹毛  林淑芬怒斥:部长请你闭嘴一下

    被邱泰源这段话惹毛 林淑芬怒斥:部长请你闭嘴一下

    卫福部长邱泰源今(13)日在立法院进行「有关全国急重症医疗量能」报告及备询,期间民进党立委林淑芬就「个别医院前瞻式预算分区共管试办计画」相关问题质询邱时,因不满邱的回应「台湾用全世界算比较低廉的医药费,就得到全世界最好的医疗品质」,怒斥邱「闭嘴」。

  • 急诊大塞车!前急诊医神比喻曝「健保精神沦问题根源」:没有人敢开刀

    急诊大塞车!前急诊医神比喻曝「健保精神沦问题根源」:没有人敢开刀

    近日全台急诊雍塞,让不少医护苦不堪言。前急诊医师「安东尼苏」表示,卫福部健保署今年实施「个别医院前瞻式预算分区共管试办计画」,还将推行医院小总额制,引导医疗分级改善急诊壅塞,但是多年来所有处罚、限制政策都是针对医院,就像有购物欲的人老是刷爆信用卡,政府只限制精品店而非刷卡额度,「有达到任何理想的效果吗?」,直言急诊壅塞的根本原因,在于病人的「无限自由就医权」,是健保的精神、国人的骄傲,却也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 医改会:医院治理差也难留才

    医改会:医院治理差也难留才

     年轻医师不走救命科别,转投医美怀抱,医疗改革基金会分析,给付不均不全然是年轻人不走急重症的原因,劳动条件差、前景不好、医疗纠纷风险高都是关键。即便急重症科别的待遇加码到和医美诊所一样高,医院治理没跟上,也难以改善留才问题,门住诊结构、科别的均衡更为重要。

  • 医院个别总额重症加权 避免人球

    医院个别总额重症加权 避免人球

     为推动分级医疗、改善健保点值,健保署今年推动全台6分区医院个别总额,事先给予各医院一定额度,超额部分打折给付,过度成长则不予给付。健保署长石崇良表示,会针对门诊人数给予更高的加权,鼓励医院收治新病人,但不鼓励同一病人多次就医,另根据住院疾病严重度给予不同权重,可避免急重症被排挤的「医疗人球」问题。

  • 健保总额新制上路!急重症不再成「医疗人球」

    健保总额新制上路!急重症不再成「医疗人球」

    为推动分级医疗、改善健保点值,健保署今年推动全台6分区医院个别总额,也就是事先给予各医院一定额度,超额部分打折给付,过度成长则不予给付。健保署长石崇良表示,合理成长率会针对门诊人数给予更高的加权,鼓励医院收治门诊新病人,但不鼓励同一病人多次就医,另根据住院疾病严重度给予不同权重,可避免急重症被排挤的「医疗人球」问题。

  • 医院开「院前诊所」 健保署砍点数

    医院开「院前诊所」 健保署砍点数

     过去健保推动门诊减量政策,就有大医院透过经营诊所来躲避轻症门诊,达到减量。为落实分级医疗,让大医院回归照顾「急重难罕」病患、诊所发挥「家庭医师」功能,健保署将对「院前诊所」出手!今年第1季起,执业登记在医院的医师到基层诊所支援者,每月在诊所申报超过10万点,一律打75折支付,山地、离岛、医缺地区则不受影响;同时,申报量规模超过1亿的机构,如禾馨等28间诊所,2026年起,也必须加入评鑑。

  • 医院门诊拚减量 採因地制宜

    医院门诊拚减量 採因地制宜

     为避免患者小病到大医院就诊,分级医疗扮演重要角色。新冠疫情前,健保署曾推动大医院门诊年减2%目标,如今疫情趋缓,预计今年底重启大型医院门诊减量措施,但目标尚未定案。上月健保会中,健保署提出新规画方向,因各区医院属性不同,预计不会「一刀切」,将採取因地制宜做法,待和医界代表讨论后定案。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