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副甲状腺的搜寻结果,共19笔
三军总医院昨日正式发表全臺首创「AI智动化血液透析系统」,该系统具备智慧化透析医疗管理、跨平臺资讯整合、创新式病人照护与品质监测模式、全臺首创医护专用App、病人端居家照护App、全球首创双语透析摘要(FHIR-ready)等6大创新特色,助国人骨质疏松预测及精准治疗,有效提升医疗照护效率。
全台透析患者近9万人,其中半数有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髋骨骨折,10年死亡率几乎高达100%,及时找出风险,提早预防将是关键。三总今(15日)正式发表全台首创「AI智动化血液透析系统」,可即时预测血钾异常、贫血或骨质疏松等,还能设置开药提醒,即时查询其他科别的医疗处置。
全麦吐司和白吐司相比,含有更多的纤维、升糖指数也相对来得低,不过医师林轩任指出,全麦吐司不是人人都适合吃,肾臟病患者吃多可能造成高磷血症,增加肾性骨病、动脉钙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童综合医院自5月23日引进建置完成最新型达文西单孔机械手臂手术系统的医疗机构后,并由研发创新中心欧宴泉院长率先进行达文西单孔摄护腺癌根除手术,泌尿科、妇产部、耳鼻喉部、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等科别执行手术以来,至今已完成128例手术,单一微小切口手术让更多患者获得更优质的预后与生活品质。
新竹地区1位48岁的女性,健检时发现有甲状腺节结,经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一般外科医师古君平持续追踪2年,去年发现约有1.2公分恶性肿瘤,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第1期,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后,儘管术后出现低血钙,导致手脚麻木等不适,经过静脉注射及口服补充高剂量钙剂与维他命D治疗,目前情况渐渐稳定。
台中陈姓女上班族隐约发现脖子有个肿块,但恐惧手术又怕会留下疤痕,只能暂时隐忍,直到亲友聚会时追问脖子的明显肿块,才紧张地赶到台中慈济医院求诊,耳鼻喉部医师张展榕透过超音波检查,确定肿瘤已大到3点5公分,必须移除。最后病人选择仅需局部麻醉的「头颈肿瘤消融术」,消除心中大患。
台中市1名40岁女性因肾结石致腰痛,2年内5度接受碎石手术,进一步检查竟是副甲状腺机能亢进,体内代谢钙质机能失控,才会造成双肾沉积大量结石,经手术切除副甲状腺后,终于告别反覆肾结石之苦。
骨质疏松是全世界第二常见的疾病,50岁以上每3人就有1人是高风险群。医师提醒,如果已经诊断为骨松,光靠吃钙片不够,务必长期治疗,才能降低骨折发生率。有些人以为少喝咖啡就可以避免骨松,其实重点在于钙质摄取,只要适量饮用咖啡,搭配每天至少1杯牛奶,骨松风险不会变高。
49岁女星徐若瑄证实罹患甲状腺癌零期,引发大眾对该疾病的关注。对此,外科医师陈荣坚提到,先前收治过一名年约50岁的甲状腺癌女性患者,进一步探究病因后发现,虽然她没有家族病史、也不缺碘,更没长期接触放射线,但有过度补充荷尔蒙(雌激素)的情况,成为致病关键,并藉此提醒这也是危险因子之一,值得注意。
咖啡是许多人的每日生活必需品,却也常听闻喝咖啡会害骨松,令不少人担心。对此,减重专科医师吴榛槿澄清,每天一杯咖啡并不会造成骨质流失,只要确保摄取足够钙质、晒太阳,以及进行负重运动,就能让骨骼保持健康、不怕钙流失。
中秋节不免俗一定要吃月饼来应景。然而,肾臟科医师江守山提醒,肾臟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食用过多含有高磷量的月饼时,恐会对身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并特别点名桂圆、枣泥、莲蓉蛋黄、伍仁火腿、素香菇鲁肉这5款月饼,磷含量都超过220毫克,不宜多吃。
有些人担心喝咖啡会造成骨质疏松,对此,减重医师萧捷健表示,只有过度饮用咖啡,才可能有骨松疑虑,刊登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每天1杯咖啡,任何骨折风险降低4%,髋部骨折的风险降低了13%;卫福部国健署则提醒更年期妇女,1天饮用咖啡量勿超过4杯。
胡姓女大生近来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因无法确认是良性或恶性,紧张不已。日前就医以「自然孔洞达文西甲状腺手术」进行半侧甲状腺切除合併淋巴清除,确认是恶性乳突状甲状腺癌,幸病患年轻且没有淋巴转移,肿瘤也小于1公分,术后不需服用任何药物、电化疗,预后良好。
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但对肾病患者就不一定了。「无毒教母」谭敦慈分享,有位罹患肾臟病的20多岁年轻医师,某日吃大量水果,竟造成体内钾离子过高,送抵医院已心跳停止,医护在边做CPR与洗肾下,才将他从鬼门关救回。她提醒,像是香蕉、奇异果等都属高钾食物,需限钾的肾臟病人,不宜多吃。
有效补钙可帮助血压控制和调理,然而一天之中哪个时段补钙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最有帮助?今年4月发表于国际期刊《BMC公共卫生》(BMC Public Health)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增加早餐的钙摄取量,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效果较佳。
今(19日)进入谷雨节气,国际天星风水命理专家邱彦龙指出,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代表春天即将结束,这段期间因为「土星不稳定」,导致乱象丛生,平时可多配戴玉石、宝石,有助于补运,不过牡羊座、金牛座、水瓶座、射手座、跟狮子座却能逆势迎接好运。
一名有运动习惯的40岁男子,最近感到肌耐力不够,容易肌肉酸痛,延长了休息时间,状况并未改善,偶尔还会有心悸,就医检查发现是因副甲状腺长了肿瘤,经手术摘除,不适症状跟着改善。医师提醒,当肌肉疼痛超过 72 小时,休息都无法恢復时,建议就医检查,是否有更严重的问题。
一名35岁病人平时不碰菸、酒,生活型态也很健康,没有什么症状,但筛检竟发现胰臟有一颗0.6公分肿瘤,进一步切片诊断确认为胰臟神经内分泌瘤。而该患者的罹病关键,医师指出,在于其有胰臟癌家族史,并提醒若家族史中有胰臟癌、乳癌、大肠癌等都要小心,因为基因有些重迭。
48岁张姓男子长期酗酒,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因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置换人工髋关节,日前误听友人说「多补充维他命D可以保骨本」,每日猛吞2至3锭维他命D,引发高血钙症,日前昏迷在家。紧急送医发现其肾功能仅剩30分,经停药并补充大量水分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