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占床率的搜寻结果,共18笔
为缓解急诊壅塞,健保署今年8月起将门诊静脉抗生素治疗(OPAT)纳入给付。马偕纪念医院早在今年1月就开始实行,累计至今已达325人次,平日每天可释出3张急性病床。一名102岁人瑞因轻微肺炎送往急诊,经医师评估并和家属讨论决定採用OPAT,连续5天到医院门诊接受抗生素治疗即可返家,不需在急诊待床及住院。
台湾近年来医护人力严重流失,卫福部订定医疗机构设置标准,急性一般病床的全日平均配置比例(简称护病比),按每一护产人员照护的病人人数,其中区域医院及精神科教学医院12人以下、地区医院及精神科医院15人以下。北市审计处2024年总决算审核报告指出,台北市立联合医院计有7分院,2021年至2023年护病比虽符合标准,但护病比及护理人力缺额皆有增加现象。卫生局回应,会配合卫生福利部相关政策,并办理研讨会辅导医院推动护理人力留任措施。
由以色列与美国主导的「加萨人道基金会」,于5月底开始统筹加萨的粮食分发,允许极其有限的援助进入加萨,并在分发中心大规模杀害领取物资的巴勒斯坦人。无国界医生今(20日)走上街头,高喊「援助不是武器,禁止封锁加萨」,当地医院一周会有2~3次遇上大量伤患,即便是台湾大医院也难以负荷,甚至因物资不够,一张病床得躺3个小孩,还有人的伤口爬出蛆,情况比地狱还恶劣。
全台医院近期急诊人满为患,传出护理人员离职潮,不过台中市山、海线地区多家私人医院,今年纷纷祭出绩效奖金或津贴留下护理人才,更有医院新进人员高于离职人员3.5倍,护理人员不减反增,成功克服这波离职潮。
全台医院近期急诊壅塞,传出医护人员离职潮,不过台中市山、海线地区多家私人医院,今年纷纷祭出绩效奖金或津贴,留下护理人才,更有医院新进人员高于离职人员2.5倍,医护人员不减反增,成功守住这波离职潮。
署立宜兰医院正式改制为阳明大学附设医院新民院区,虽然是一间规模不大的老旧医院,但毕竟阳明终于有了自己的医院,首任院长是阳明医学院的第一届校友唐高骏。唐高骏将这所百废待举的署立宜兰医院成功转型为社区医院,为日后改隶为阳明附设医院打下很好的根基。这件事有多么不容易?得从署立宜兰医院的歷史说起。
北市府欲改造艋舺公园,周边居民担心原本在公园内生活的街友,将被迫四处睡觉,衝击社区、商圈环境,安置、收容街友方式再次引发讨论。目前公办收容据点老旧、设门禁管理,街友安置意愿不高,而民间收容据点夜间没门禁,隐私性高,几乎都满床。
病患「一床难求」究竟是人不够,还是床不够?急诊医学会分析,台湾设置病床数高于世界水平,截至2022年底,每万人口有74床,高于OECD国家(每万人口约50床),病床充足,但利用率不足。专家建议,让大、小医院形成策略联盟,共享病房互惠,也可打破病房专科性床位,让内、外科互相借床,或发展当日手术,减少病患住院天数,提高「翻床率」。
因应新版《精神卫生法》年底上路,卫福部规画平均每33万人口需设1处心理卫生中心,但有404万人口、应设12处的新北市,预计到2030年还无法达标;273万人口应设9处的高雄市,目前也仅完成5处,配套进度迟缓令人忧心。
我国明年将迈入超高龄社会,照顾需求持续增加,而护理人员扮演社区照护体系的重要角色,护理师团体12日召开记者会,争取提高居家护理师访视费20%、纳入安寧病房护理人员夜间津贴,以及废除护理之家收费天花板等诉求,期望政府改善护理工作环境。
急诊壅塞已是台湾医疗沉痾,近1个月来雪上加霜,甚至传出有病人在急诊等待就医,「心跳停止才被注意到」。
急诊壅塞已是台湾医疗沉痾,近1个月来雪上加霜,甚至传出有病人在急诊等待就医,「心跳停止才被注意到」。
新冠、流感疫情进入高峰,北部传出医院病床吃紧,健保署长石崇良28日受访表示,疫情高峰可採分流照顾,轻症或年轻力壮者可到基层诊所就诊,易有併发症的则到医院就医,以减缓急诊壅塞,选择性及常规性手术住院可适时调控,把病房留给重症病人。
护理人力流失持续加剧,北部大型医院平均降载8%至10%病床,「关床」衝击到化疗病人定期疗程也影响治疗成效,奇美医院是国内少数未降载的医院,28日发表「化疗专床预约系统」成果,化疗专区30床每月化疗病人约450至600人次不等,平均占床率达90%。
台北市长蒋万安竞选时提出「长照三箭」政策,上任6个月市立联合医院将增加500床长照床位,如今上任1年半增设110床,预计年底增至289床,联医总院长萧胜煌14日强调,联医以急性照顾为主,若因为长照床压缩到急性床,对民眾就医也不公平,议员认为即使床数足够,但人手不足恐怕难以支撑服务量能。
台北市长蒋万安竞选时提出「长照三箭」政策,承诺6个月增加500床联医长照床,如今上任1年半仅增设110床,北市联医总院长萧胜煌坦言,短时间500床政策势必跳票,联医扮演的是急性病床角色,若因为长照床压缩到急性床,对民眾就医也不公平,联医会有计画的持续布建,预计2026达到4百余床。
疫后护理人才荒,导致医院关床,如今照护人力不足问题,也烧进长照住宿型养护机构。劳动部日前限缩机构聘用外籍看护比例,导致机构没人可用,全台超过一万台空床,开床率不到八成,业者直呼不能申请外劳,评鑑要求比五星级饭店还高,「想跳船了」。
以前文化圈流传一句话:「想害一个人,就劝他去办杂志」。因为杂志经营困难,难以持久。现在台湾即将进入超高龄社会,也可以引用:「如果要害一个人,就劝他去经营住宿型养护机构」。因为这行缺工严重,政府的法规限制与评鑑要求比五星级饭店考评还要严格。蔡政府祭出未来要拿出100亿补助兴建74家住宿型机构,可能有人会跃跃欲试,但孰不知在市场上,这行已有多家想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