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湾交通安全协会的搜寻结果,共23笔
路灯、号志基座螺栓外露,屡传民眾绊倒甚至伤亡,民眾认为「基座螺栓安全设计」应纳入国家级法规,工程厂商依法施作,降低人为疏失与安全疑虑。专家及交通安全民团都认为立法的用意良善,但须考量法律结构性、通盘盘点各式道路杆类,再订定一致性安全标准及施作方式,才能避免杆类基座螺栓成为道路潜在的伤害陷阱。
随公共自行车普及,六都学生5年来骑自行车上下学发生交通事故件数与受伤人数逐年增加,教育部虽颁布模组课程推动交通安全教育,却由各县市自由发挥、也无考核机制。台湾交通安全协会会长陈宏益认为,课程要制定一致内容,较好检视教学成果,也应让学生接受骑乘自行车基本用路训练,由学校或警务单位发放「预备驾照」才可上路。
新北市三峡区19日发生78岁老翁开车暴衝,撞死2名学生及1名接孩子下课的母亲,引爆社会对交通政策的不满,多个民间团体昨日上午号召游行,并提出驾驶人全面回训、高龄换照改革、交通工程改善3大诉求。交通部则回应,持续搜集各方意见,纳入未来施政参考。
新北市三峡19日发生78岁老翁开车暴衝,撞死2名学生及1名准备接孩子下课的家长,引起社会对交通政策不满,多个交通团体及网红上午号召游行,并提出驾驶人全面回训、高龄换照改革、交通工程改善3大诉求。
行人地狱挥之不去,交通部前年加重不停让行人的罚则,但去年仍有逾80人因「车辆未依规定停让」死亡。如今交通部预告修法,未停让行人致轻伤及重伤分别调高罚锾为1.8万及3.6万,预计6月底前上路。
高龄交通事故死伤数连年增加,专家认为,长者身体机能可能退化,应针对高龄驾驶各年龄层完整分析其肇事或违规率,检视换照法规有无加严需要;学者建议,针对以往免换照高龄族群,应研拟阶段性认知测验,确认反应与认知能力,保障用路安全。
交通部4月25日将办精进驾照考前、中、后相关制度意见交流会议,邀专家学者与民间团体出席,但台湾机车路权促进会表示,有邀行人路权团体、汽车驾驶团体等,却独漏机车团体,透过立委询问交通部竟回覆「驾照考训制度与机车团体关联性较低」,令该会无法接受,质疑有失比例原则,预计当天到公路局门口表达诉求。对此,公路局回应,5月会再邀请,广纳意见。
毕业季将至,新鲜人求职热潮来临,各大企业踊跃参与校园徵才、提早布局揽才;对于从大学生、研究生转型为上班族,新光人寿表示,初入职场的社会新鲜人薪水有限,保险规画也要精实,建议首重「意外、身故、医疗」三大风险规画,不妨以伤害险、寿险及医疗险着手,为自己规画职场上的第一份保障。
台湾的交通环境恶劣举世闻名,驾驶的素养也是问题之一,为此民进党立委林月琴与驾训班业者今日举办记者会,指出考照制度无法筛选合格的驾驶人,导致每年有近百位新手驾驶死于交通事故,呼吁交通部应参考国外驾照考验机制设计与推动经验,加快改革国内驾训制度,并持续扩大推动机车驾训教育与安驾补助,营造安心安全的用路文化。
靖娟基金会与民进党立委林月琴国会办公室10日举办记者会,并联合9个交通改革团体共同向国土署呼吁,应正视通学环境改善的执行成效,政府已投入近48亿元改善校园周边,但从19所学校的检核结果显示,全数不及格,检核平均分数仅33.79分。问题主要为缺乏人行道、行人穿越道视线受阻、车道过宽,及学区与行穿线的预告标志及设置状况不佳等,让学童上学路充满危机。
台北市去年为交通安全年,打造首个交通友善区、拆除和平新生天桥等,交通局整合交通部、内政部相关法规,并整合相关交通改善措施经验,23日发布首版《台北市道路设计手册》,也是全国首部由城市自订的道路设计手册,盼能作为未来与民眾沟通的桥梁,降低沟通成本,与各界建立共识。
无照驾驶酿祸频传,交通部30日宣布将修法加重罚责,包含提高罚锾、增加车主责任及提高禁考照年限等。学者认为,提高无照代价是很好的宣传机会,但如何教育避免无照者存侥幸心态才是关键。民团认为,提高罚锾对未成年无照驾驶没太大意义,建议设计矫治课程,因对多数儿少来说,付出时间比付出金钱影响更大。
台中市昨(22日)晚间再传行人遭公车辗毙事故,肇事公车司机指称,天雨、视线不佳、没看见…;台湾交通安全协会也发文指,行穿线照明不足,行人在雨夜不易被察觉,司机说没看到行人可能不是推卸之词,为避免遗憾再次发生,也疾呼落实交通工程规范,确保行穿线照明充足。
民间大型重机团体争取上国道已久,继5月初百人包围交通部争取路权后,再发起「98走吧!上国道」活动,预计9月8日号召民眾搭乘汽车前往国道1号与国道3号各服务区与休息站,争取重机路权。主办单位强调,此场活动非陈抗,要以和平理性方式让大眾更关注重机路权议题。
交通部长李孟谚甫上任,民间大型重机、机车、行人、交通安全等团体,今赴交通部前陈情,认为交通部该正视道路平权、解除车种戒严、行人死亡数增加等议题,更喊话李孟谚尽快实现承诺,与民团面对面沟通,一同商讨解方,改善积弊已久的危险交通环境。交通部公共运输及监理司副司长胡迪琦现场收下民团跨团体的陈情书,并表示会将意见带回反映。
行政院会上周通过10项罚锾在1200元以下的交通违规微罪不记点,也不开放民眾检举,连日来被批评是「道安退步」,包括行人路权团体、职业驾驶和学者都不满。行人零死亡推动联盟11日宣布,将发起快闪抗议活动,呼吁朝野立委退回法案。
行政院日前通过10项罚锾在1200元以下的交通违规微罪不记点,也不开放民眾检举,连日来被批评是「道安退步」,多个民团今举行记者会,宣布3月17日上午10时将在全台各县市发起快闪抗议,23日则回到立法院前游行,呼吁朝野立委退回法案。
交通部昨(4)日邀民间团体召开「违规记点及民眾检举之检讨」座谈会,歷时2个半小时讨论,路权团体与职业驾驶团体都认为没共识,路权团体更批评交通部没肩膀,愧对每年3000个行人横死街头,不满交通部执意要推动微罪不记点、限缩民眾检举,拟3月下旬或4月发起抗争,职业驾驶团体表示,持续与路权团体间的意见磨合。
交通违规记点检举新制去年6月上路,引发高度民怨,交通部正研拟民眾检举、罚款1200元以下违规不记点。去年台南余姓女童遭撞身亡的「余爸爸」在内的5大路权团体,今(21)日发布联合声明表达反对交通部纵容违规,人命安全不能走回头路。
近日社群平台流传一段影片,宣称加油站有3大不可告人的秘密,包括「早晚气温低加油最便宜」、「加油要用公升而非用金额计,否则吃亏」、「凑整数时会加进空气」。对此台湾事实查核中心表示,加油站地下油槽具隔热功能,油品温度及体积变化极小;无论用公升或金额计,都可能因四舍五入而多加一点或少一点,但差异极微;另外加油凑整数时,不会加进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