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台湾气候行动网络的搜寻结果,共38

  • 2035年减碳52%!环团「为气候而走」 吁重视气候调适

    2035年减碳52%!环团「为气候而走」 吁重视气候调适

    近来世界多国天灾不断,我国近年来也发生旱灾、风灾、洪灾等气候危机,数十个公民团体1日发起「为气候而走」,其中就提到面对日益频繁的气候灾害,社会需要不只是灾后重建,政府应结合防灾等提出更具前瞻性的「气候调适」思维,更疾呼2035年减碳应达52%。

  • 2035减碳目标 环团促加严至52%

    2035减碳目标 环团促加严至52%

     联合国气候峰会(COP30)将于11月下旬于巴西登场,要求各国提出2035年减碳目标,多个环团将联合在COP30前夕,订于11月1日举办「为气候而走 打造韧性台湾」游行,要求政府将2035年减碳目标从原订36至40%,加严至52%,坚守及加速推动非核、减煤的能源转型;而暂订10月30日举办的第5次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将有委员提出讨论上述诉求。

  • 喊话政府加严2035减碳目标、坚持非核 环团游行11月登场

    喊话政府加严2035减碳目标、坚持非核 环团游行11月登场

    将于11月登场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30),要求各国提出2035年减量目标,多个环团为此将在COP30前夕、于11月1日举办「为气候而走 打造韧性台湾」游行,要求政府将2035年减量目标从36至40%加严至52%,并坚守及加速推动非核、减煤的能源转型。鑑于今年以来丹娜丝颱风、马太鞍堰塞湖灾害,也呼吁政府强化国土及气候韧性。

  • 环团联合出席纽约气候周 办论坛深入交流

    环团联合出席纽约气候周 办论坛深入交流

    被誉为联合国气候峰会(COP)前哨战的纽约气候周将于9月底登场,环团今天表示将联合参与,并举办多场论坛聚焦减碳目标、性别与公正转型、抗高温对策等,透过与各国交流台湾经验,探索因应全球气候危机的多重挑战与转型契机,加速气候行动。

  • 台湾减碳草案遭点名3项不及格 吁2035年减量52%

    台湾减碳草案遭点名3项不及格 吁2035年减量52%

    自环境部去年宣布第3期温室气体阶段管制目标草案,规画2030年减碳目标为28±2%,赖清德总统也在今年宣布国家自订贡献(NDC 3.0),预计2035年减碳38±2%,环境部今天下午将在台中举办座谈会,搜集各方意见。环团对照国际气候组织标准,并整理各国缴交NDC内容,今天举办记者会点出台湾NDC 3.0共3项不及格、2项有进步空间,呼吁政府提高2035年减碳目标至52%。

  • 暖化加剧 5月创史上第2热

    暖化加剧 5月创史上第2热

     中央气象署引述国际报告指出,今年5月为全球有纪录以来第二热的5月,各地出现极端高温事件,更有逾99%机率成有史以来5个最热年分之一。专家表示,高温会带来的公共卫生挑战,也要关注建筑通风、绿地面积等议题,小屋顶光电也能成为都市对抗高温策略。

  • 中钢股东会明登场 气候报告曝减碳不足 环团吁加严阶段性目标

    中钢股东会明登场 气候报告曝减碳不足 环团吁加严阶段性目标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排名第2的中钢将在明天举办股东大会,台湾气候行动网络研究中心今天发布「2025中钢气候绩效评估报告」指出,中钢的核心减碳技术布局、资本支出规画及气候目标,未达到巴黎协定1.5°C气候目标的水准,显示其转型出现重大隐忧,呼吁主要投资人跟小股东要求经营层具体说明改善方式,并督促中钢订定与1.5°C路径对齐的阶段性减碳目标。

  • 仅一成企业承诺净零 民团批转型怠速:排碳成本全民买单

    仅一成企业承诺净零 民团批转型怠速:排碳成本全民买单

    绿色公民行动联盟与台湾气候行动网络今(27)日公布最新盘点结果,检视全台1829家上市柜公司与排碳大户的气候表现,发现仅约10%企业承诺2050净零,填报2030中期减碳目标者不到9%,高达八成企业未揭露具体减碳行动,呼吁政府强化ESG资讯揭露,并加速产业低碳转型脚步。

  • 环团讽台塑获利不佳却发千亿股利 吁积极进行绿色投资

    环团讽台塑获利不佳却发千亿股利 吁积极进行绿色投资

    台塑集团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5356万公吨,占台湾总体排放量21.5%,环团表示,台塑四宝2017年至2023年投资石化、钢铁产业金额高达900多亿,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再生能源相关事业投资却不到300亿,即便近年获利不佳,却发放7858亿现金股利,不利推动气候转型。

  • 民团赴政院陈情 吁正视交通系统性暴力

    民团赴政院陈情 吁正视交通系统性暴力

    新北三峡19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酿3死12伤,死伤者有多名学童,震惊社会。交通部20日提出高龄驾驶人驾驶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还路于民行人路权促进会今号召社福、障碍者、社区、儿童及环境等多类型组织,集结在行政院前,递交全国集结的请愿书,盼政府正视交通系统性暴力,在法规政策和实际道路环境,都要优先保护最脆弱的行人。

  • 环境部:拚2030年碳封存176万吨

    环境部:拚2030年碳封存176万吨

     我国净零排碳路径规画中有部分二氧化碳要以碳封存减少排放,日前台电、中油等也提出相关计画并通过环评审查;环境部拟在今年年中预告「二氧化碳捕捉后封存管理办法」,并规画政策环评、审议委员会、管理平台及相关指引等配套,盼在2030年至少封存176万吨二氧化碳。

  • 2035年拟封存600万吨碳  碳封存办法规划年中预告

    2035年拟封存600万吨碳 碳封存办法规划年中预告

    我国净零排碳路径规划中有部分二氧化碳要以封存管理,日前台电、中油等也有提出相关计画并通过环评,环境部拟在今年年中预告《二氧化碳捕捉后封存管理辧法》,并规划政策环评、审议委员会、管理平台及相关指引等配套,盼在2030年至少封存176万吨二氧化碳、2035年封存600万吨。有环团就忧心,台湾条件不像其他国家的碳封存条件那么好,企业不应高估碳封存潜力,仍要践行自身减量工作。

  • AI资料中心 环团促全部用绿电

    AI资料中心 环团促全部用绿电

     台湾最后一部核三厂2号机组即将在今年5月除役,在野党赶在「非核家园」实现前,将核电厂延役修法草案列为优先法案。环团昨指出,推动老旧的核电延役及未来极不确定的新核能技术,只会加剧核安风险,且按照政府规画,光电及离岸风力建设可提供Amazon、Google等资料中心所需的100%绿电,当下应加速AI用电需求管理,要求建设资料中心时提供能源使用计画。

  • 核能满足AI用电需求?环团警告延役恐加剧核废风险

    核能满足AI用电需求?环团警告延役恐加剧核废风险

    AI产业蓬勃发展推升用电需求,外界关心能否仰赖核能满足需求,环团认为,推动老旧的核电延役及未来极不确定的新核能技术,只会加剧核废料问题与核灾污染等重大风险,并推估按照政府规画,光电及离岸风力间测可提供Amazon、Google等资料中心所需全再生能源电力,当下应加速AI用电需求管理,并要求建设资料中心时提供能源使用计画。

  • 环境部明开公听会 环团提6大诉求盼2030年减碳39%

    环境部明开公听会 环团提6大诉求盼2030年减碳39%

    环境部去年底预告第3期温室气体阶段管制目标草案,设定我国2030年减碳26至30%的目标,明天将举办公听会。7个环团今天联合发布声明提出6点诉求,强调2030年应减量39%,并呼吁提升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制造部门及运输部门减量幅度、强化中央地方协力,落实深度节能。

  • 2050净零 赖清德今宣示目标

    2050净零 赖清德今宣示目标

     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第三次委员会今日登场,赖清德总统将宣示2032及2035年新减碳目标,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昨透露,这些目标将展现台湾更强的减碳决心,环境部长彭启明也说,各项净零目标未将核能纳入考量。环团指出,若要达成2050年净零排放,2032年减量46%、2035年52%才足够。

  • 减碳目标不够 环团:2030年应达40%

    减碳目标不够 环团:2030年应达40%

     环境部日前公布2030年阶段管制目标,从原先规画的24%±1%提升至28%±2%,台湾气候行动网络于10日举办的「迎向2035前瞻减量目标与产业转型策略论坛」中指出,减碳目标应在2030年设定为40%、2035年达52%,才能抑制升温1.5度C。

  • 2050交通零死亡目标「转型战开打」 学者吁3面向推动

    2050交通零死亡目标「转型战开打」 学者吁3面向推动

    政府订2050年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目标,交通部以工程、教育、监理及执法等面向,多管齐下欲摆脱行人地狱恶名。距离零死亡愿景尚有25年,学者指出,每年道路死伤逾40万已非道安问题,成了国安问题,目前正在打一场从「车本城市」转型为「人本城市」的仗,建议从3大面向推动。

  • 彭启明:净零大趋势不回头

    彭启明:净零大趋势不回头

     环境部长彭启明11日主持「COP29开幕专家对话」,连线亚赛拜然现场的清大教授范建得。范建得提到,现场氛围认为川普当选美国总统是「负面的」,会影响未来气候行动,但尚无法掌握影响程度;不过,川普过去任期内并没有对减碳进程造成显着的后退,虽然川普支持化石燃料,但也同时发展再生能源及电动车,仔细观察其政策,并非想像中的悲观。

  • 环团批比茶叶蛋便宜 看不见雄心

    环团批比茶叶蛋便宜 看不见雄心

     经歷6次审议,碳费费率审议会最终建议,一般费率每公吨300元起徵、2种优惠费率为50、100元,因高碳泄漏风险行业提出自主减量计画,可适用优惠费率及0.2的「排放量调整系数值」,最低碳费是每公吨10元的铜板价,让环团痛批,比茶叶蛋还低价,如何达成环境部长彭启明喊出的2032年减碳40%;学者也直言,看不见国家减碳雄心。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