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吞咽评估的搜寻结果,共05笔
全台超过40万人使用鼻胃管,尤其住宿机构过半数住民过着管喂人生。卫福部健保署2022年推动移除鼻胃管计画,成效远低于预期,且未纳入住宿机构,健保署署长石崇良今日表示,未来将扩大适用对象,从使用鼻胃管3个月放宽至1个月,并纳入住宿型机构,预估年底上路。
鸿海(2317)旗下鸿海教育基金会主办的「2025年鸿海科技奖」日前举行颁奖典礼,表扬21位来自国内外顶尖大学的优秀研究生。鸿海教育基金会表示,「鸿海科技奖」自2021年设立以来,已支持奖励逾百位青年科技人才,期盼藉此持续为台湾科研注入动能。
5月12日「国际护师节」将届,台大云林分院感谢护理人员长期付出,7日在虎尾院区举行「国际护师节庆祝大会暨系列活动」,除智慧护理应用研讨会,并安排吞咽教学闯关活动,强调高龄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议题,如何顾好长辈吞嚼吞咽机能尤其重要,希望藉此活动,让大家自我评估吞咽能力。
台北市长照需求逐年增长,依据台北市卫生局推估2024年台北市长照需求人口数约12万人,其中以65岁以上失能长者占66.63%位居第一,为缩短长照服务等待时间,让有急迫使用长照服务之住院民眾于出院前,透过医院专业医疗团队在医院端即可进行长照失能评估,并在出院后迅速获得长照服务安心返家,目前已有22家医院加入转衔长照2.0服务行列。
台湾每年新增3万名中风病人,是导致成人残障失能主因之一,且病人肢体痉挛影响生活品质,也造成照顾者沉重负担,奇美医院去年11月成立「食乐小组」,针对急性中风病人至亚急性追踪及慢性居家长照病人,给予妥善吞咽评估、进食训练及营养质地调整,截至目前服务近20人,陪伴中风者扭转黑白人生,减轻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