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吹炼的搜寻结果,共11笔
中钢为一贯化作业钢厂,从上游炼铁、中游炼钢至下游的轧钢产线,全厂共有15段不连续制程,生产冶炼的钢种产品超过3,000种,并在建厂初期即导入ERP系统,且不断更新和扩充其功能,无论接单、生产、品管、仓储或销售出货,皆已完成「资讯化」及「自动化」系统建置。
大陆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近日联合发布《铜产业高品质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准提升,原料保障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至10%,技术创新则突破一批铜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工艺和高端新材料,让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并育一批优质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中钢是排碳大户,许多人也非常关注中钢减碳的成果,中钢也已订定短、中、长期的碳中和路径及策略,不过关键在于技术能否跟上,及成本是否能降低,否则要在2050年完成碳中和,实际上难度并不低。
为响应政府推动低碳转型政策,及符合国际科技业大厂相继要求供应商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率之需求,中钢继镀锌钢品RC12于2021年通过UL 2809 RC12 (Recycled Content废钢含量12%以上)认证,成为全球钢铁业首家通过UL再生材料含量验证的企业后,再于2022年及2023年分别取得镀锌钢品UL2809 RC20及RC40认证。
中钢为一贯作业炼钢厂,全年生产供应国内各项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与国防科技所需的优质钢材,近年来除了积极开发精致钢品及研发低碳生产技术,在钢铁冶炼过程所使用的材料也持续推动国产化,例如生产制程应用于各式炉体的耐火材料已成功建立自主供应链,整体进口替代率超过70%。除耐火材料之外,中钢集团每年约需要2,500吨的「滑门砂」,该材料是炼钢浇铸作业前,先用来阻绝钢液接触盛钢桶底部滑板的乾式辅料,中钢多年来携手集团子公司高科磁技(以下简称:高磁)精进滑门砂配方及建立客制化技术,目前集团使用滑门砂的自主供应率达90%以上,年产值约5,000万元,加上品质优异,不仅集团盛钢桶浇铸平均自然开口率逾99%,估算2020年至今也节省生产成本约4,000万元,近年更成功切入国内其他钢厂供应链,促进台湾钢铁产业提升竞争力。
营运、军工题材热络,中钢(2002)为一贯作业炼钢厂,全年生产供应国内各项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与国防科技所需的优质钢材,近年来除了积极开发精致钢品及研发低碳生产技术,在钢铁冶炼过程所使用的材料也持续推动国产化,整体进口替代率超过70%。除耐火材料之外,中钢集团每年约需要2500吨的「滑门砂」,中钢多年来携手集团子公司高科磁技(高磁)精进滑门砂配方及建立客制化技术,目前集团使用滑门砂的自主供应率达90%以上,年产值约新台币5000万元,加上品质优异,不仅集团盛钢桶浇铸平均自然开口率逾99%,估算2020年至今也节省生产成本约新台币4000万元,近年更成功切入国内其他钢厂供应链。
为响应政府推动低碳转型政策,以及符合国际科技业大厂相继要求供应商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率之需求,中钢继镀锌钢品RC12于2021年通过UL 2809 RC12 (Recycled Content废钢含量12%以上)认证,成为全球钢铁业首家通过UL再生材料含量验证的企业后,再于2022年及去年分别取得镀锌钢品UL2809 RC20及RC40认证。
中钢(2002)生产高再生料钢品不仅屡屡突破技术瓶颈,镀锌钢品RC12、RC20及RC40的合计销售量更大幅增长,从前年销售约8300公吨,成长至去年约2.59万公吨,年增达212%,今年截至7月的销售量已达去年整年水平,显示出市场对于高再生料钢材的强劲需求。中钢今年结合集团子公司中龙钢铁的电炉添加铁水产制技术,再完成镀锌钢品RC60开发,藉由技术领先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更力助客户开辟低碳蓝海新市场。
中钢近期成功开发「转炉溢渣监诊系统」,利用转炉吹炼过程所发出的声音预测炉内浮渣高度,经上百炉次实测结果显示,可以百分之百预警转炉操作过程中的溢渣情形,不仅降低溢渣导致转炉周边设备损坏风险,同时大幅提升钢液吹炼效率与品质,每座转炉设备一年可节省3,600万元的降本效益。
中钢(2002)近期成功开发「转炉溢渣监诊系统」,利用转炉吹炼过程所发出的声音预测炉内浮渣高度,经上百炉次实测结果显示,可以百分之百预警转炉操作过程中的溢渣情形,不仅降低溢渣导致转炉周边设备损坏风险,同时大幅提升钢液吹炼效率与品质,每座转炉设备一年可节省新台币3600万元之降本效益。中钢目前已于厂内三座转炉建置「转炉溢渣监诊系统」,未来除了将此技术系统延伸至另外三座转炉外,也会推广至集团公司中龙钢铁的转炉制程。
中钢近期成功开发「转炉溢渣监诊系统」,利用转炉吹炼过程所发出的声音预测炉内浮渣高度,经上百炉次实测结果显示,可以百分之百预警转炉操作过程中的溢渣情形,不仅降低溢渣导致转炉周边设备损坏风险,同时大幅提升钢液吹炼效率与品质,每座转炉设备一年可节省新台币3,600万元的降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