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土壤污染的搜寻结果,共63笔
日前台北市因为争取辉达设厂,引发诸多争议,基隆市多位议员认为,AI产业是未来发展趋势,市府若希望发展AI产业,就应正视电力需求,更应该在协和电厂转型的议题上,重新评估立场。基隆市长谢国梁表示,市府会综合考量,且市民安全为最重要的考量。
高雄美浓大峡谷、大坪顶柏油山争议未歇,高市议员王耀裕16日在议会质询时指出,大寮区还有「炉碴山」,地勇公司在农地及工业区堆置废炉碴已长达15年,周边农民直呼离谱,更忧心地下水、土壤遭受污染。对此,高市府环保局回应,工业区可堆置炉碴,至于农地部分在《废弃物清理法》修法前,将炉碴视为「产品」而非废弃物,当时依《区域计画法》移送,经法院判决后,已陆续去化炉碴,原堆置的80几万公吨,目前农地仅剩1万公吨。
大陆东北黑土地素有「耕地大熊猫」之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根基。然而,随着长期深翻耕作和化肥使用过度,这片肥沃土地正面临有机质流失、地力下降的严峻挑战。如何守护黑土地成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吉林梨树县诞生并逐渐推广的「梨树模式」,正为这片黑土地盖上一层保护被,探索出可持续利用的新路径。
过去两周,花莲光復乡不幸遭受的水土灾难,清楚显现堰塞湖的积水,从在山岭间形成,因雨溢流后一路携带土石,加速增强能量,到足以催毁钢筋混凝土大桥,乃至居民生命和家园,算是为大家上了一堂水土工程课。
过去两周,花莲光復乡不幸遭受的水土灾难,清楚显现堰塞湖的积水,从在山岭间形成,因雨溢流后一路携带土石,加速增强能量,到足以催毁钢筋混凝土大桥,乃至居民生命和家园,算是为大家上了一堂水土工程课。
环评总体检将在今年底前完成,立法院3日举办「环评实务问题与制度改革公听会」,多个环团提出多项争议,包括环评主席不要求开发单位回应公民提问,环境部限制民眾不得全程旁听等,呼吁环境部改革,包括修法增订公民参与条款、提供足够发言时间等,落实公民参与。
基隆市台电所属的协和电厂发现有严重的土壤污染事件,基隆市政府日前已经公告协和电厂为土壤污染控制场址,但传出台电施压市府,打算以草率的「应变措施计画」蒙混过关,打算继续推进四接工程进度。基隆市长谢国梁承诺,市府将于年底前,邀集专家学者审查土污状况。
桃园市杨梅区基层座谈5日登场,员本里长陈奕霖盼加速推动转型「社子溪员本生态教育园区」,消除地方污名。市府环保局回应,目前杨梅区员本、龙潭区店子湖及观音区保障掩埋场裸露垃圾清理量已超过8成,今年8月已获环境部核定1100万元,补助覆土及绿美化作业,预计明年将陆续完成3座掩埋场覆土作业。桃园市长张善政裁示,借重内湖垃圾山经验,除了覆土和绿化外,也将规画生态教育园区,「环境要变得比以前好」。
桃园市杨梅区基层座谈5日登场,杨梅区员本里里长陈奕霖建请市府正视员本掩埋场垃圾堆置饱和现况,并加速推动转型「社子溪员本生态教育园区」,消除地方污名。市府环保局回应,目前裸露量的清理量已经超过8成,会向环境部提计画争取明年拨覆土经费,包括绿美化让掩埋场等。桃园市长张善政裁示,借重内湖垃圾山经验,桃园的掩埋场稳定的部分不去扰动,其余除了覆土和绿化外,也将规画生态教育园区,让环境要变得比以前好。
基隆协和电厂确认有土地污染!基隆市政府6月进厂查证,确认土壤超过管制标准,近日已公告45公顷的协和电厂作业区为污染控制场址,后续还要由台电进行调查、提出计画,污染改善完成后,土地才可以开发,至于台电明知土壤污染,却提供不实资讯部分涉违环评法则由司法机关厘清。
协和电厂确认有土地污染!协和发电厂经过基隆市政府6月进厂查证,确认土壤有超过管制标准情形,其中总石油碳氢化合物(TPH)更是超标42倍,基隆市政府28日已公告45公顷的协和电厂作业区为污染控制场址,后续还要由台电进行调查、提出计画,污染改善完成后,土地才可以开发,预估至少要花3年至5年才能完成整治,至于台电明知土壤污染,却提供不实资讯部分涉违环评法则由司法机关厘清。
台电协和电厂今年遭爆厂内有严重的土壤污染超标,恐影响基隆市环境及市民健康。环团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28日上午赴基隆市政府前,要求市府应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规定,公告污染场址。市府表示,已于28日完成公告后续将要求协和电厂提出污染改善计画。
苗栗县农村地区废农药容器回收出新招,苗栗县政府环保局今年举办4场「废农药容器回收兑换宣导活动」,以日常用品换取废弃农药容器,鼓励农友妥善清洗、分类与回收。今年活动累计回收量达2,201个,透过实物兑换方式,不仅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也希望养成农友长期回收的习惯。
基隆协和燃油发电厂通过环评将转型「燃气发电厂」,但环评前却遭环团揭露有土壤污染,环团11日召开记者会再揭露,台电自主调查曾发生土壤污染超标的139点位,竟发现「新增11处污染超标点位」,呼吁环境部、基隆市政府应立即公告「土壤管制区」。基隆市环保局强调,依《土污法》规定公告协和发电厂为污染控制场址,并要求协和电厂提出污染控制计画。
有些国家在烹饪时,仍使用木柴、木炭、煤炭等污染性燃料,这些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多方危害,因此,瑞士洛桑艺术设计学院设计一款「绿氢动力行动炉具」,于非洲喀麦隆实地实验,解决全球 26 亿人依赖有害烹饪方式的问题。
台南市北区西门路一处加油站,2003年时因地下储油设备泄漏,污染土壤与地下水,被列为污染整治场址,歷经18年的改善努力,污染物浓度经验证已全数符合标准,环境部于2025年7月1日公告解列。台南市环保局表示,污染整治正式划下句点,民眾可安心,市府会持续督导业者落实监测与管理,守护民眾健康与生活环境。
环境部公告基隆协和电厂更新改建通过环评,虽引发环保团体不满阻挡,但台电收件后,已如火如荼进行工程规画。第四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简称四接)今年可望先进行防波堤等招标,电厂部分则最晚在2027年动工,以赶上2032年完工发电。
环团控诉环境部抢先基隆市政府公布协和电厂土壤污染调查结果,即公告四接环评定稿本并同意台电动工。基市府26日表示,基市环保局会同环境部展开查证作业,预计7月上旬公告检测结果,若结果超过污染管制标准,将公告为土壤污染控制场址,依法最高可处50万元罚锾。国民党议员质疑赖政府抢先动作,是怕调查结果让环评生变;在地里长担忧,在背后有强大力量推动下,即使检测结果出炉也令人相当存疑。
夏季进入用电高峰,全台电厂加强发电应急,各地仍频传跳电,民进党政府力推煤转气的能源转型也不得不加快脚步,环境部24日公告基隆市协和电厂更新改建计画(四接)环评通过的审查结论,并函文同意台电动工,就引发环保团体强烈不满,26日痛批,环境部不顾协和电厂土污调查结果出炉前夕,「非法掩护」台电,环境部长彭启明不配当首长,要求为此下台谢罪,也准备提出诉愿进行救济。
儘管协和电厂遭爆土壤污染问题,仍在今年2月通过环评大会审查,环境部并于本月24日公告通过审查的环评结论,环团今天举办记者会指出,环境部刻意忽略电厂土污问题,护航四接通过审查,现还抢在基隆市政府土壤採样调查结果出炉前,公告审查结果并函文同意台电动工,痛批环境部长彭启明不配当首长,喊话下台谢罪,并预计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诉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