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基层医疗的搜寻结果,共296笔
威力德生医(7713)2025(今)年第3季合併营收新台币2.96亿元,创歷史新高,年增16%,延续今年以来营收逐季成长趋势;第三季毛利率、营益率与税后净利率分别为34%、25%与20%,相较去年同期呈现三率三升,推升单季营业利益7,483万元、税后净利5,983万元,亦均为单季新高表现,每股税后盈余(EPS)为1.32元。威力德前三季合併营收已达8.14亿元,创同期新高,税后净利1.51亿元,年增16%,EPS为3.37元,第四季营运表现可望保持今年以来的成长节奏。
2025台湾医疗科技展将于12月4至7日登场,今年来自欧洲、美洲、亚太及中东非洲等地的国际买家,首次以「带着採购清单」的方式来台「寻宝」。捷克健康科技机构启动规模达2亿欧元(约合新台币71.65亿元)的非洲医疗援助採购计画,锁定台湾为主要合作对象,掀起大採购热潮。
智慧显示产业跨域合作联盟(SDIA)于台北南港向怡诊所举办「智慧显示产业跨域合作成果展」,由SDIA智慧医疗召集人元太(8069)携手纬创医学科技等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环境永续且具可负担、可扩张、可复制的智慧医疗跨域解决方案,正式让智慧显示科技走入基层诊所,落地民眾日常就医的第一线。
为强化区域医疗量能、推动专科医疗支援及资源共享,卫生福利部苗栗医院与台中荣民总医院4日上午,于台中荣民总医院行政大楼7楼会议室举行「医疗合作意向书」签署仪式。未来透过与中荣的策略联盟合作,不仅可以为苗栗县引入丰富的专科医疗与教学资源,更可提升医疗品质与服务能量。
为缓解急诊壅塞,卫福部试办假日轻急症中心(UCC),让轻症患者在周日、国定假日就医,上路首日全台仅255人就诊,人数不多。健保署表示,未来会加强宣导,也需地方卫生局、医师团体、各医院共同推广。专家则认为,卫福部可统整假日开诊的基层诊所,帮助民眾分流就医。
为缓解大型医院急诊壅塞问题,卫福部11月起试办「假日轻急症中心」(UCC),首波选在六都共13个据点,每周日及国定假日开诊,专门收治检伤分类第3、4、5级病人。卫福部长石崇良29日表示,UCC可提供5类患者治疗,但不得开立慢性处方笺,希望民眾珍惜医疗资源。
为缓解大型医院急诊壅塞问题,卫福部11月起试办「假日轻急症中心」(UCC),首波选在六都共13个据点,每周日及国定假日开诊,专门收治检伤分类第三、四、五级病人。卫福部长石崇良今天(29)表示,UCC可提供包括儿科、骨科的内外科治疗,但不提供开立慢笺,仅收取最低部分负担,挂号费则依各县市核定,希望民眾珍惜医疗资源。
面对台湾快速高龄化的挑战,星展基金会继年初携手华山基金会后,28日再宣布与驰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及励馨基金会合作,推出「永续银动力计画」及「家庭看护移工心理健康支持计画」两大旗舰专案,将于三年挹注星币491万元(约新台币1.2亿元),期望透过创新布局与跨界整合,为高龄议题提出具体且前瞻性的解方。
资拓宏宇(6614)今天举行上市前业绩发表会,预计11月下旬上市。该公司长期深耕智慧政府、智慧金融、智慧医疗与智慧城市四大业务版图,董事长吴丽秀表示,公司主要客户涵盖行政院所属中央二级机关、县市政府、银行、国营企业、部立医院及区域医院、交通及水利单位,合作模式以大型系统建置、长期维运与顾问规画为主。随着在台湾市场站稳脚步后,公司也持续扩张海外市场,目前已协助银行前进美、日、澳、新、马等十个国家,也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至史瓦帝尼、巴拉圭、菲律宾、瓜地马拉等国。
今年至9月底止,已有47项药品陆续退出台湾市场。卫福部表示46项药品有可替代药,仅1款药厂停产,将採专案进口。药师林士峰曝光台湾拜耳(BAYER)公司3日的函,称将停止进口拜耳阿斯匹林肠溶膜衣锭、醣净锭、醣禄锭等药。他直呼健保药价已烂到外商随时准备放弃台湾市场。
桃园市长张善政宣布市立医院建设已获卫福部原则同意,象徵地方医疗资源重大突破。新医院可提升区域医疗量能,减轻大型医院压力,让市民就医更方便,吸引医疗及相关产业进驻。对房地产而言,优质医疗设施的设立有助提升生活机能与区域形象,带动人口成长与商业活动,也增加周边住宅与店面需求。随着建设逐步落实,医院周边地区房市将受惠,成为自住与投资族群关注的新兴热区。
高市议会15日举行警消卫环部门质询,有议员认为,高雄高龄医疗出现南北失衡问题,盼高市府卫生局在凤山地区争取设立「高龄者医疗门诊中心」,并提高健检补助、增进长照设备多元化及提升长照医护待遇等。对此,卫生局长黄志中回应,后续将努力争取相关医疗设施,也让制度更完善。
高市议员李雅静15日赴议会参加警消卫环部门质询,她提到,高雄高龄医疗出现南北失衡的问题,南高地区缺乏长者专用的就医空间,希望高市府卫生局在凤山地区争取设立「高龄者医疗门诊中心」。对此,卫生局长黄志中表示,支持议员提出的建议,后续将努力争取相关医疗设施。
今年至9月底止,已有47项药品陆续退出台湾市场。卫福部表示,46项药品有可替代药,仅1款药厂停产,将採专案进口。医师张振榕指出,对于这样的变化感到忧心,很可能会遇到无法接受更换替代药的患者。他说,药品供应不稳、健保价格制度僵化,台湾的医疗崩溃会越来越有感。
资拓宏宇布局智慧医疗成果丰硕,不仅IISI 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诊所云获政府肯定取得招标案,今年初亦取得卫福部中央健保署「第三代医疗资讯系统建置案」,台湾经验未来亦将输出海外市场。
大陆官方「科普中国微信公眾号」8日报导,10月8日是中国大陆高血压日。大陆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蒋永源撰文指出,高血压是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中国大陆负担更持续攀升,每3个中国大陆成人,就有1个高血压。而且有地区差异,整体而言,是西部患病率高于东部;中部、北部高于南部。
桃园市是六都唯一没有市立医院的直辖市,市长张善政2月宣布要在八德区霄里公园盖市立医院,8月亲率队争取,终获卫福部同意核定499张一般急性病床,将以自建自营方式营运,都市计画变更案也进行中,预计年底报内政部审议,接着规画设计和编列预算,拚2033年完工。
桃园是六都唯一没有市立医院的直辖市,市长张善政2月宣布要在八德霄里公园盖市立医院,8月亲率队争取,终获卫福部来函同意核定499张一般急性病床,将以自建自营方式营运,都市计画变更案也进行中,预计年底报内政部审议,接着会设计规画和编列预算,拚2033年完工。
流感、新冠疫苗首度在10月1日同步开打,卫福部鼓励民眾「左流右新」,但开打第一天各医院打气平平,流感疫苗接种数普遍不如去年,新冠疫苗接种数更是惨澹。医师呼吁,流感已提前进入流行期,民眾应提高警觉尽速接种,并强调疫苗副作用微乎其微,保护效果更重要!
台中市医疗扩张热潮持续,但资源分布失衡问题明显。截至2025年8月,6家公立医院急性一般病床仅2140床,占比20.6%,而59家私立医院病床高达8245床,占比79.4%。新社、和平、后里等8个行政区仍无医院,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热区。虽然快速扩张可部分应对人口老化需求,但城乡与行政区间医疗差距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