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央行票据的搜寻结果,共25笔
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12日宣布,将于14日在香港招标发行2025年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总计为6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2700亿元)。
近期人民币匯率直直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出面信心喊话,「人民币匯率总体展现出较强韧性,将坚持市场在匯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坚决防范匯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准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宣布,将于1月15日在香港招标发行6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2700亿台币)央行票据(央票),期限为6个月,创下自2018年以来在香港发行的单次最大规模,也是首次在1月发行。此举望能丰富香港市场的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
大陆官方稳匯再出招!中国人民银行9日宣布,15日将在香港市场发行总计人民币(下同)600亿元的中央银行票据,规模创下人行在香港发行离岸央票的新高纪录。专家分析,人行藉此收紧离岸市场流动性,达到稳定匯率的效果。
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9日发布公告称,将在香港发行总值人民币(下同)600亿元的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有分析称,此次发行的央票,将成为大陆央行2018年开始在香港定期发行票据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宣布,将于1月17日(下周三)在香港招标发行6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央票),期限为6个月,创下人行自2018年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央票以来的单次规模新高,亦是首次于1月发行。
因应川普上任后的局势,人民币走势成重要观察指标,延续上周五以来的急跌趋势,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价6日跌破7.33元,创下16个月新低。中国人民银行6日透过主管金融时报向市场喊话,强调近日人行货币政策2024年第四季例会上强调「三个坚决」释出稳匯决心,未来还有诸多工具可以使用。
2025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连日释出新年货币政策态度,继表态适时降准降息后,在日前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4季例会中,也表达出明显的匯率维稳讯号。包含删除先前「增强匯率弹性」用词,更恢復坚决防范匯率超调风险等「三个坚决」的表述。但在今年匯率走势上,人民币兑美元匯率仍被国际投行判断趋贬,摩根大通分析,大陆今年会将人民币贬值至约7.5价位。
2024年12月31日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再送出放水利多。除开展年内第二次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SFISF),还公布12月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扩大到人民币(下同)1.4兆元,不仅满足跨年资金需求,也彰显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的决心。
大陆财联社报导,中国大陆国泰君安证券10月22日完成「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全市场首单国债换入交易。21日,国泰君安提交用于互换便利的首批质押资产为一揽子股票组合,后续将使用互换便利业务获得的资金进一步增持股票和股票ETF。
大陆救市再出招!中国人民银行21日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25个基本点,不仅为年内第三降,更是史上最大下调力度。人行同日还推出新创设的首期互换便利央票(SFISF),本次规模人民币(下同)500亿元,为市场带来资金活水,激励沪深两股市收涨。
近期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强力政策,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为经济注入强心剂。同时,随着「十一黄金周」旅游热潮高涨,文娱需求持续攀升。根据北京市文旅局10月8日数据,北京接待游客达2,159.64万人次,年增18.35%;旅游总收入达人民币268.85亿元,年增11.67%,均创下歷史新高。
大陆救市工具落地,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先前提出的新创「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正式推出,首期操作规模人民币(下同)5,000亿元,未来视情况可扩大规模。人行强调,互换便利不是直接向非银行机构发放贷款,不会扩大基础货币政策规模。
为支持资本市场、提升股市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24〕第6号》,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2兆2500亿元)。此外,中国证券行业的超级航母10日「诞生」,日前宣布合併重组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证券),正式復牌。依6月底数据,两家公司合併后总资产、归母净资产、净资本分别为1兆6195亿元、3311亿元、1772亿元,均位列行业第一,并有七项核心数据名列中国第一。
近期中国政府发布一系列政策组合,为经济注入强心剂。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24日宣布一系列货币措施,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调降7天期逆回购利率,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和流动性,在中长期市场将回归基本面,乐观看待陆股表现。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公布,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SFISF)」,首期操作规模人民币(下同)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
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网站10月10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24〕第6号》(《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2兆25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中国股市节前连续大涨,台湾中概股如塑胶、水泥、玻璃等得以止跌;惟台股逐渐与中国脱鉤,以台积电大联盟及季中开始出货的辉达AI伺服器及供应链为主轴;第四季旺季的汽车相关AM族群也可留意。
上月中,美国联准会4年来首次放宽货币政策,将联邦基准利率一口气调降2码(即0.5%),标志着美元减息周期的开始。一周后,中国大陆人民银行、金管局、证监会符合市场预期地推出降准、降息等多项宽松利好措施。更令金融市场惊喜的是,推出「3个」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3个」3000亿元、平准基金等新工具,为市场创造充沛的流动性。隔天,大陆最高决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更加定调,支持经济、支持金融、支持地产、支持实业。
为支持资本市场并提升股市流动性,大陆推出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符合资格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可使用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作为抵押,从人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此举可增加陆股流动性,在股市低迷时,金融机构手上的资产若与人行交换到较高流动性的资产,有助提升资金获取能力,用于投资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