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就医障碍的搜寻结果,共10笔
大肠癌是国人常见癌症,早期治疗存活率高达9成。为降低弱势民眾就医障碍,大千综合医院推出粪便潜血检查阳性者「无痛麻醉大肠镜优免方案」,并与苗栗县卫生局合作,帮助低收入林姓男子完成检查,顺利确认肠道健康。
南山人寿致力推动社会的永续健康,为表彰坚守医疗第一线的医务社工,第八届「南山医务社工奖」27日举办颁奖典礼,行政院政务委员陈时中、卫生福利部政务次长吕建德、医务社会工作协会理事长宋贤仪、南山人寿慈善基金会董事长尹崇尧以及各地医疗院所院长、副院长皆亲自出席,向6家得奖医院的社工团队、及6位医务社工表达祝贺,场面盛大隆重。
高龄驾驶事故频传,学者分析警政署2011至2023年共42.6万笔汽车事故,发现75岁以上高龄驾驶造成行人死亡的风险是年轻族群的2.44倍,数据更显示2017年实施高龄换照制度以来,75岁以上驾驶事故量并无显着下降。交通部公路局表示,正研拟考照、回训及换照等精进方案。据交通部长陈世凯日前宣布,最慢8月底前将公布方案内容。
端午将至,粽香四溢之际,街头也瀰漫着人情味。由财团法人仕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主力赞助,社团法人新北市善悦关怀协会主办的「2025年粽爱飘香庆端午」街友关怀活动,22日于新北市板桥区国光公园市民活动中心温馨展开,现场发送250份物资包与500元红包,全台共计发出2,000份红包,让街友在节庆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为协助高雄市低收入户等经济弱势族群排除就医障碍,高市卫生局自2011年起向卫福部申请「公益彩券回馈金排除就医障碍计画」,补助健保部分负担、住院膳食费、挂号费等费用,截至2024年累计补助7278人,今年计画补助金费已核发,补助额度合计每人每年3万元上限,若有需求的民眾可申请补助。
牙医城乡差距问题连3年恶化,偏乡民眾愈来愈难看牙。专家担忧,若城乡差距不改善,政府将难以达到「2030年全面口腔健康覆盖」的目标。牙齿问题若拖得太晚,恐怕就只能拔掉,民眾也不容易在80岁时保有20颗自然牙,连带影响认知、消化功能,造成负面健康效应。
立法院今日(27)拟排审《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由蓝白提案修正第22条规定,其中最宽松版本,将让所得税级距未达20%的65岁以上长者「免缴健保费」,改由中央政府全额补助,预计让政府每年多出300多亿支出。医师工会今发声明,强烈反对此次修法,将造成世代分配不正义、医疗资源遭排挤、健保费率调整面临更大障碍。
蓝白立委继提案补健保点值后,近期又推补长者健保费,令健保财务问题浮上台面。健保署初估,补保费将造成健保短少400亿,且会随着人口老化而增加。面对立委从补点值到补保费的提案,医改会直言健保沦为提款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之下,恐加速健保破产,提醒各界思考:「没有健保,对医界、对民眾来说,是好事吗?」。
台湾即将在2025年迈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口将破2成,对医疗照护是极大的挑战。面对人力不足、人口老化,健保署将推动居家医疗改革,从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急性的感染症,到生命末期的安寧疗护,通通在宅执行。健保署长石崇良说,为促成在地安老目标,未来将整合整个社区的资源,导入远距医疗、穿戴式装置辅助。由于医护人员无法经常上门,药物的开立将以长效为主,也开放家属、照服员在训练后,执行侵入性处置。
台湾正式迈入高龄社会,预估2025年将进入超高龄社会,居家照护及远距医疗成为当务之急。为解决高龄长辈就医需求,童综合医院携手鸿海科技集团及双橡园开发,在「台湾数位健康大联盟」的基础下,整合3方服务能量,打造以居家为核心的远距健康照护服务,未来长辈不用再千里迢迢亲临医院看诊,在家即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