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尿液逆流的搜寻结果,共13笔
俄罗斯莫斯科15岁少年马克西姆(Maxim)因尿液逆流接受手术,但医师忘记取出导管,术后仅2小时出现剧痛却被送回家,数月后病情恶化,转院才发现导管遗留体内,如今须终身服药,恐需肾臟移植。家属已提告索赔1亿卢布(约新台币3.6亿元);诊所则否认责任并反控积欠医疗费,案件正进入司法程序。
国防医学院与三军总医院在2025亚洲生技大展合作展出8项专利技术,展现军阵医学转化为健康智慧医疗能量。其中,研发多元化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验辅助教学系统的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智表示,该系统结合虚拟实境技术,创造真实模拟情境,并透过电脑系统即时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及提供回馈,全面提升微免学课程教学效能。
2025亚洲生技大展昨日盛大登场,国防医学院与三军总医院共同展出8项专利技术,其中,国防医学院发表的模拟训练系统,透过虚拟实境(VR),让学生熟习静脉注射的流程,并结合心情日记平臺等设计,便于学生与老师进行课后沟通;另三总尿管连接泵装置等多项专利,可大幅提升护理人员临床照护的效率与安全性,展现军阵医学研发丰硕成果。
民眾多少都有过尿急却无法立即去上厕所的状况,对此,泌尿科医师顾芳瑜表示,膀胱虽有一定的弹性,但若是膀胱开过刀或是因为车祸受过伤的人,憋尿憋太久有可能导致膀胱破裂;他说一般正常人虽然比较不会出现膀胱破裂的情形,但如果膀胱压力太大,尿液会逆流回肾臟,造成肾臟水肿,长期下来可能会面临肾衰竭、洗肾的危机。
届龄退休的曾先生近日突然下腹胀痛难以忍耐,困难排尿,赶紧到东元综合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求助,经医师戴顺庆检查,赫然发现,一个微小结石就卡在膀胱出口处,800毫升的尿液撑大膀胱,甚至向上回流至肾臟,医师迅速执行内视镜钬雷射碎石手术精准碎石,术后隔天出院,让解尿一路通畅。
很多人都习惯用力解尿,小心此举对身体危害甚鉅。对此,泌尿科医师王建胜指出,用力解尿虽然可以让尿速变快,但那并非膀胱的力气,而是来自于腹部肌肉对膀胱的施压。要注意的是,男性若需要用力解尿,很可能是摄护腺肥大所致;而女性长期用力排尿,恐增加子宫脱垂的机率。一旦发现任何排尿异常,都应尽快至泌尿科检查。
一名女子出外旅游,到了当地因怕公厕不乾净,便把坐式马桶当成蹲式马桶,半蹲着解尿,以避免屁股碰到马桶坐垫。怎料后来她出现血尿、发高烧的情况,就医一查确诊肾盂肾炎,最终住院治疗打了14天的抗生素。医师表示,半蹲式尿尿会令骨盆底肌无法放松,导致尿液残留在膀胱中,进而增加感染风险。
77岁的高姓老翁因排尿困难到头份市为恭纪念医院泌尿科求诊,经泌尿科主任邱基旭检查后发现,他的左侧输尿管靠近肾臟位置有一颗直径1.8公分的结石,已导致中度肾积水。经与本人及家属充分讨论后,患者决定接受「软式输尿管取石手术」来治疗肾结石,手术后恢復情况良好,高姓老翁在术后第二天就出院返家。
因为外伤导致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存活机会与病人受伤时的年纪,受伤的部位以及受伤的程度(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有密切的关连。病人的存活尤其仰赖復健期的动机强烈与否,以及在早期復健以后是否有规律地接受追踪调查。
一名60岁男子因射精时会疼痛、出血,且偶尔发生血尿,加上长期排尿不顺、尿流细又慢而求诊,结果检查发现有轻微摄护腺肥大、钙化结石的情况。医师表示,摄护腺钙化是男性常见疾病,大约75%的中年男性都有,可能症状包括阴茎或阴囊胀痛、射精疼痛,甚至性功能障碍、精液检验值异常等。
台中62岁张女士年初健检发现左侧输尿管有1.2公分结石,进一步检查更意外发现她拥有3颗肾臟且单侧有「双套集尿系统」,经输尿管镜碎石手术后,肾功能未受损,定期门诊追踪。医师19日提醒,单侧双套集尿系统患者泌尿道感染与尿液逆流机率更高,提醒患者每日要喝至少2000cc的水避免感染。
台中1岁半杨小弟出生后2度因泌尿道感染就医,经肾臟超音波检查发现是先天输尿管异常造成尿液逆流,不但肾臟发炎、左肾还明显比右肾小30%,透过幼儿专责医师制度转诊,经接受输尿管整型手术后,肾功能恢復正常;杨爸爸说,儿子术后尿量恢復、换尿布时明显感到尿布变重,那种感动无法形容。
千万别小看解尿姿势,错误的小动作恐对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对此,马偕医院泌尿科医师陈钰昕列举5种解尿NG行为,像是男性过于用力解尿、尿一半中断、踮脚尖排尿,以及女性半蹲或脚悬空排尿,都要特别注意,长期下来恐导致尿路感染、尿失禁,甚至肾臟病变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