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巨噬细胞的搜寻结果,共60

  • 被忽略的「超级食物」医:想长寿必吃菇 每周2碗最讚

    被忽略的「超级食物」医:想长寿必吃菇 每周2碗最讚

    现代人追求健康与长寿,家医科医师李思贤表示,菇类是一种被忽略的超级食物,富含多醣体、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素,研究显示,长期食用菇类,具有帮助对抗发炎、稳定血糖、调节免疫、保护脑部与活化长寿基因等功效,建议每周吃2碗煮熟的菇,是最简单又划算的健康投资。

  • 流感高峰未过!北市联医爆院内感染 11月下旬疫情再爬升

    流感高峰未过!北市联医爆院内感染 11月下旬疫情再爬升

    国内流感疫情还在高点,医师观察,近日却是肺炎的病患越来越多,北市联医医师姜冠宇指出,最近急诊没有验到,但是住院后阳性而导致院内感染的事件也开始发生,他指出,感染流感后,两周内肺部巨噬细胞会降低非常多,有人从此「肺炎一直来敲门,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来敲门」,他强调,流感绝对不是单纯的呼吸道疾病,仍应准时接种疫苗。

  • 汉康生技新药HCB101 获美国专利

     汉康生技(7827)宣布,旗下自主开发的免疫治疗新药HCB101已获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正式核准专利,专利通过显示汉康生技的研发成果具高度原创性,并为后续国际授权合作奠定基础。

  • 空服员因「史迪尔氏症」猝逝?前台大医提1疑点:不一定

    空服员因「史迪尔氏症」猝逝?前台大医提1疑点:不一定

    近日一名34岁空服员于值勤时身体出现不适,返台就医后猝逝,引发关注,根据航空公司使用的通讯软体Team+对话,一度提及她疑似罹患「史迪尔氏症」。对此,前台大感染科医师林氏璧(孔祥琪)发文表示,根据目前看得到的资料,自己判断长荣空服员不一定是史迪尔氏症,因为从流出的对话来看,医师很早就怀疑史迪尔氏症这个病,但后来经过检查并没有获得证实。

  • 史迪尔氏症如变色龙!重症医示警:发烧出现2症状 恐是免疫疾病

    史迪尔氏症如变色龙!重症医示警:发烧出现2症状 恐是免疫疾病

    长荣航空一名34岁空服员于值勤时身体不适,疑似因罹患免疫疾病「史迪尔氏症」出现发烧、筋骨酸痛等症状,返台就医后离世。胸腔暨重症专科医师黄轩今(14)日表示,不是所有发烧都能靠多喝水与吃退烧药解决,若患者发现体温一再飙高、反覆抽血仍查不出原因,就有可能是自体免疫性疾病作祟,其中史迪尔氏症堪称「发烧界的变色龙」,一下子就多重器官失控。

  • 诺奖生医》调节性T细胞研究为何重要?

    诺奖生医》调节性T细胞研究为何重要?

    2025年诺贝尔生医学奖终于揭晓,三名得主分别是日本免疫学者坂口志文,以及两位美国学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与蓝斯德尔(Fred Ramsdell)。这3位学者不约而同的都涉及免疫系统当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s)的相关研究,那么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性在哪?它与其他的免疫细胞又有什么功能差异?

  • 香菇、鲑鱼都中 市场逛一圈就有 4类防癌食物一次看

    香菇、鲑鱼都中 市场逛一圈就有 4类防癌食物一次看

    癌症是国人头号杀手。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表示,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包括十字花科蔬菜、菇类、姜黄与Omega-3脂肪酸,对预防癌症有帮助,而且很容易融入日常饮食,尤其是菇类富含β-葡聚醣,可增强免疫力,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菇1次,乳癌风险可下降3成以上。

  • 小心宿便清到肠道变色 1类泻药害黑肠症 医教判断

    小心宿便清到肠道变色 1类泻药害黑肠症 医教判断

    过度依赖泻药,可能造成黑肠症。医师黄郁纯指出,长期服用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泻药或保健食品,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变黑,这些产品常会以帮助排便、清宿便、体内环保等名义贩售,购买时可留意是否含有番泻叶、大黄、芦荟、鼠李皮等成分。

  • 汉康HCB101 二线胃癌临床前景俏

     全球临床阶段生技公司汉康生技(7827),公布其HCB101全球性Ib/IIa期临床试验(NCT06771622)的最新数据,再次证明该药在二线胃癌患者中的强劲治疗潜力。

  • 隐形营养素「胆碱」好处惊人  医:吃鸡蛋、坚果都能补充

    隐形营养素「胆碱」好处惊人 医:吃鸡蛋、坚果都能补充

    有强健的免疫力,精神好也不易生病。基因医师张家铭表示,最新研究发现,「胆碱」这个隐形营养素,对人体免疫系统极有助益,能降低身体发炎、改善脂肪肝、糖尿病,甚至还能保护大脑,建议民眾早餐可吃颗蛋、加点豆类或坚果,就可补充胆碱,进而强化免疫力。

  • 汉康生技 新药前进临床再加一

     汉康生技以自主研发的技术平臺开发HCB303,是创新型多靶点三功能融合蛋白生物药,致力于同时启动及整合先天与后天免疫反应,并全面提升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活性,期望突破目前现有药物效果的局限性,并减少患者需併用多种药物的治疗负担。目前HCB303已通过了体外及体内(癌症动物模型)的多种药效学试验证,加速进入了新药临床试验用药申请(IND-enabling)阶段,是继HCB101、HCB301之后,第三个迈入IND阶段的创新融合蛋白生物药,也是继HCB301之后,汉康生技所开发的第二个三功能的first-in-class(全球首创)高难度融合蛋白,HCB303将同步展开制程开发,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为后续临床试验与商业化布局奠定关键基础。

  • 屈公病疫情升温!医师2建议「出国别去警示区」 曝台湾1传染病更可怕

    屈公病疫情升温!医师2建议「出国别去警示区」 曝台湾1传染病更可怕

    屈公病全球疫情升温,大陆广东近一周更是新增约3千病例,疾管署已在昨(4日)将旅游疫情建议提升至二级警示。对此,内科医师姜冠宇表示,屈公病容易对小孩、孕妇、长者产生威胁,且长者会有慢性关节后遗症,不过台湾夏天常见的登革热其实更可怕,「因为登革热盛行相对有较高的重症率」,且两者都只能进行支持治疗、没有特效药;姜冠宇也提出两大建议,一是国外旅游避开禁令区,二是国内要开始清除病媒蚊。

  • 台湾人少不了的辛香料 医大推姜 帮助身体修復

    台湾人少不了的辛香料 医大推姜 帮助身体修復

    姜是台湾人桌上少不了的辛香料,医师张家铭指出,姜不仅能缩小脂肪细胞、减少肝臟脂肪,有助于减重,其活性成分还能帮助身体灭火,帮助免疫系统从破坏走向修復,更有助增加肠道益菌,减少发炎反应。

  • 《兴柜股》汉康规划第四季转上市柜

    创新免疫疗法厂业者汉康-KY(7827)今(22)日下午举行法说会,聚焦介绍旗下CD47–SIRPα免疫新药-HCB101的临床进展,并首度公开针对胃癌(GC)二线治疗的三药联合策略与初步疗效成果。董事长刘世高表示,HCB101为具高度专一性之第3.5代SIRPα/CD47融合蛋白药物,可有效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且不影响红血球,较第一代Gilead单抗药物安全。他预估,今年第4季开始到明年第3季将会有多个二期临床适应症数据公布的密集期,今年第四季也将规划转主板上市柜。

  • 汉康生技HCB101 临床突破高剂量

     汉康生技研发中的创新免疫疗法新药HCB101,于近期临床一期试验中达成重要里程碑。三位罹患晚期实体瘤的患者,在接受每公斤体重18毫克(mg/kg)的高剂量静脉注射后,观察期间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或严重不良事件,证实其具备良好耐受性。此次剂量提升结果已获临床安全审查委员会于台湾时间7月14日20时一致通过,为后续剂量递增与扩大临床应用奠定关键基础。

  • 汉康创新免疫疗法药物 临床报捷

     汉康(7827)宣布,其研发中的创新免疫疗法药物HCB101在最新的临床试验中,再次显现治疗潜力。在2025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的临床一期试验中,32例患者接受0.08-5.12mg/kg给药,共有6例SD(疾病稳定),其中5例经多种药物治疗皆失败的实体瘤患者,在HCB101用药下疾病稳定平均超过16周,随着临床入组患者施打剂量的提高,更显着的临床疗效继续被验证。

  • 科学家找到分解胆固醇的「重启键」 可望改善心血管疾病

    科学家找到分解胆固醇的「重启键」 可望改善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胆固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原凶,它们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液循环不佳,要是出现阻塞,就会造成包括心臟病、中风等严重问题。其实人体也有清理胆固醇的机制,通常是一种被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会将其吞噬并吸收,但它会出现功能丧失的现象,使得胆固醇开始堆积。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重新唤起巨噬细胞清理胆固醇的方法,就像是找到它的「重启键」。

  • 从源头防心臟病?研究揭找到代谢胆固醇开关:从根本阻断

    从源头防心臟病?研究揭找到代谢胆固醇开关:从根本阻断

    身体慢性发炎与许多疾病有关。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IDO1」的酶,会在人体发炎期间,抑制巨噬细胞处理胆固醇的能力,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风险,而透过阻断「IDO1」,有如关闭一个开关,可望能帮助身体正常代谢胆固醇,从源头预防疾病。

  • 汉康抗癌新药授权復宏汉霖

    汉康抗癌新药授权復宏汉霖

     专注于免疫肿瘤学创新生物药开发的汉康-KY(7827)6月30日宣布,与上海復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復宏汉霖)完成区域独家授权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签约金1,000万美元,后续依有关里程碑达成情况收取合计不超过1.92亿美元里程金,以上合计最高可达2.02亿美元,包括开发、法规与商业相关进展,授权范围涵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东南亚特定国家、以及MENA特定国家等市场。一旦完成,将为汉康抗癌肿瘤新药发展再创下一项里程碑。

  • 感觉累累的竟是1细胞发炎 医示警:癌症帮凶

    感觉累累的竟是1细胞发炎 医示警:癌症帮凶

    有时候突然感觉身体累累的,其实是身体发出的警讯!基因医师张家铭引述2025年最新一篇医学期刊的内容,称人体中的巨噬细胞会根据每个人的作息、饮食、压力与情绪,做出「发炎」或「修復」的选择,不仅是预防癌症的重要角色,也可能是癌症帮凶。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