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巴瑞特氏食道的搜寻结果,共10笔
一名24岁女性患者来到诊间,主诉平时有咳嗽、烧声等困扰,原以为是呼吸道问题,经检查后却发现是胃食道逆流。患者长期三餐不定时、常熬夜、喜欢喝手摇饮与咖啡,久而久之出现喉咙异物感、晨起乾咳,症状甚至影响工作。医师指出,胃食道逆流是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许多人因症状不明显而忽略,直到检查时才发现食道已出现病变。
不少民眾因工作忙碌、压力大、三餐作息不正常、暴饮暴食及抽菸喝酒,导致胃食道逆流来缠身。苗栗县大千综合医院外科部主任冯启彦表示,有胃食道逆流的病人千万不可轻忽,若没有妥善治疗,小心会发展成食道癌。
胃食道逆流是不少人的恶梦,但如果吃药都不会好,很可能是假逆流。医师叶秉威指出,除非有明显黏膜破损或有巴瑞特氏食道情况,否则都难以确诊是胃食道逆流,吃特效胃药也无法改善的逆流,有近5到7成是合併功能性问题,与身心压力、睡眠等因素有关,应接受胃酸检测以确认是否为真正的逆流。
一名 50 岁男子近半年来频繁出现上腹痛与晕眩症状,且饮酒后特别明显。以往打点滴或服药就能舒缓,但近期症状加剧,于是进一步就医检查。结果显示,他除了有胃食道逆流与胃溃疡外,中段食道还出现极不明显的暗红病灶合併约 0.3 公分息肉,最终确诊为食道癌第3期。医师指出,食道癌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若出现吞咽困难,往往肿瘤已阻塞食道 60%以上,因此务必留意相关危险因子,以降低患病风险。
一名60岁男子因长期胃酸逆流而求诊,经胃镜检查,竟在食道与胃的交界处发现整片「舌头样加上鲑鱼顏色般」的黏膜变化。医师就示警,这是巴瑞特氏食道在胃镜底下的典型表现,被视为癌前病变,容易在未来恶化成食道腺癌,不可不慎。
在台湾,平均每4人就有1人受胃食道逆流所扰,且患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对此,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谢名宗列出4个常见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包括吃饭太快、咖啡不离手、吃完就躺,以及压力太大,务必尽快调整。其中他提到,过多的咖啡因是胃酸逆流的帮凶,应考虑减少摄取量或尝试低咖啡因的品项。
一名40岁男子略为肥胖,平时身体没有特别不适。未料首次健检,就在胃和食道交接处发现肿瘤,切片显示为食道腺癌。医师示警,食道癌最典型的症状为吞咽困难,但此时患者往往已属第3期,治疗上非常困难。
食道癌名列国人10大癌症第9名。肝胆肠胃科医师吴宗勤分享最近诊断出2名食道癌病例,其中1位年轻老板不菸不酒不槟榔,就是爱喝酸的饮料,且放任胃食道逆流不理,终于被食道癌盯上。
癌症最可怕之处,往往在于来得无声无息,可说是隐形杀手。一名45岁男子,外表看起相当健壮,平时也不碰菸酒,被太太要求去做内视镜检查,但由于平常身体无大碍,仅偶尔才出现胃食道逆流,原本还太不想照胃镜,怎料却被揪出患有早期食道癌,令医师十分感嘆,意外总是重复发生,也还好患者的太太逼他来检查而救了一命。
一名年约50岁男子,出现吞咽困难、噁心、胸痛等情况,原以为是胃食道逆流,但服药后症状仍不见好转、常反覆发作,只好就医做进一步检查。经医师问诊发现,虽患者症状与胃食道逆流非常相似,但对方却透露,用餐后食物会卡在食道,口腔甚至还发出腐臭味。此情况不太对劲,果真胃镜一照,发现一个超过2公分的肿瘤,最终切片确认是腺癌(adenocarc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