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急诊爆满的搜寻结果,共15笔
超级白急诊医师昨转贴网友社群媒体上的贴文,该网友透露白班医师一上班就张贴公告,表示「本急诊目前护病比1:13,若不耐久可以到附近其他急诊(永耕、慈济)就医」。双和医院回应,本周通报消防局满床次数已达22次,乃新北地区医学中心壅塞之最。卫福部长邱泰源则表示,我们马上去了解,一定不容许有违反规定的事情发生。
今年台湾正式进入超高龄化社会,每5人就有一位超过65岁长者,余纪忠文教基金会将于5月9日举办「健康自主的高龄社会研讨会」,邀医界及公卫体系专家学者,探讨全民健保30周年、探索健康幸福与银色经济协力、预防失能失智的社区健康医疗网等主题,活动报名已开跑。
全台急诊雍塞,日前1名失智症阿嬷路倒被到新竹国泰医院,医护忙乱中仍努力联繫到家属,让隔壁床病人十分感动,写下感谢信。急诊医学科主任林朝顺说,在大环境医疗濒临崩溃,病人的体谅、简单一声感谢,对医师、护理师都是莫大鼓励,「让我们能再撑得更久一点,等待转变」。
台湾近期急诊塞爆与医护短缺、过劳问题引发民眾热议。一名从捷克来台湾的女生特蕾莎近日分享,来台湾后她常常生病,甚至躺在家3天,但都坚持不去医院,除非自己快死了才会去,指出在欧洲大家生病感冒都习惯这样,更惊讶台湾近年来的医护比高达1:13,欧洲是1:6,惊呼「这是开玩笑吗?台湾护理师有超能力?」
急诊室壅塞让基层护理人员炸锅,更引发医护人员出走潮问题。行政院长卓荣泰昨(4日)在立法院备询时表示,护理人员在职人数还是有实质进步,「但流动率满大的」,到今年4、5月毕业后应该还会有一波起来。对此,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则批,真的不要美化数字,医护人员不能只靠热忱,「钱直接匯到帐户比较实在」。
针对急诊壅塞问题,卫福部提「3短2长」政策应变,却遭外界批根本是提油救火。对此,台北市卫生局医事管理科长陈怡龙3日表示,2月底平均每天申报满床的急救责任医院家属约9至10家,3月初已消退到4、5间,强调「状况已有改善」。
急诊医学会2月22日罕见发文求救,表示急诊壅塞「已达前所未有严重」,震撼社会,卫福部25日紧急开会,提出要求医院增加病床解方,遭批「画错重点」,多位专家指出,急诊爆满不是病床不足,而是护理师人力荒,2023年疫后爆护理师离职潮,离职率12.61%、空缺率9.05%,创近10年新高,「没人力只能关病床!」
全台急诊面临护理师不足,急诊壅塞情况。卫福部次长林静仪的「小脑袋说」引发舆论挞伐未道歉。国民党立院党团今日举行记者会,要求行政院长卓荣泰道歉,林静仪下台。蓝委陈菁徽也爆料,卫福部长邱泰源昨突袭视察各大医院,仅在当天提前两小半时通知各大医院后,护理人员被迫在两个半小时内,将塞在急诊室的病患紧急送往病房,有的病人甚至送往别科病房「借住」,营造「绿色通道」顺畅的假象。
急诊爆满年年有,今年特别严重,有医院的急诊科已发展因应配套,本来要住院打抗生素的病患,变通要求天天到医院打针。台大医院则进行全院调度,当暂留的床太多,就要求各单位释出空床,并与北市联医合作调度。奇美医院则是安排感染症患者在宅住院。
农历年过后各地医院急诊纷传人潮塞爆灾情,医护直呼「简直炼狱」、「医疗崩溃ING」、「到底那里来的病人?」;医师分析天冷加上高龄化社会来临让急诊频频紫爆;依据台中市消防局数据今年(2025)到昨天(2月11日)42天非创伤送医人次达8453人较之去年同期7454人成长13%。
农历春节后民眾就医需求暴增,医院急诊室人满为患,医师在脸书粉专「超级白急诊医师」发文,感嘆急诊室满到没有推床可以急救,紧急需要插管的病患只能躺在地上,就连CPR也是躺在地上做,急诊医疗量能不足让他无奈,「这才是真正的医疗崩溃现场」。
大S流感过世事件发酵,农历年后大量流感患者涌入各地大医院急诊,南市至少5家医院急诊室超150%负荷,其中1家更达到280%;新竹以北的医院甚至无法转诊。南市卫生局7日紧急呼吁民眾轻症勿慌,先上网查询急诊空床、分流就医。
台南市大型医院的内部群组惊爆,南部急诊病房年后出现「紫爆」超负荷状况,至少有5家医院急诊室出现超过150%负荷量,台南市立医院更逼近300%,台南市卫生局调查发现大S事件造成大量流感患者涌入大医院急诊。台南市卫生局7日提供医院急诊床位网路查询,呼吁民眾先了解流感轻、重症状,再分流找有空床的医院就医。
近期诺罗大流行,病号遽增,台中市卫生局今(11日)公布台中市近2周(8月25日至9月7日)急门诊就医人次分别为1万8928、1万8664人次已连两周较去年同期更,中秋将至,卫生局也提醒民眾烤肉、聚餐,应避免生食生饮、落实勤洗手及食材务必烤熟再食用,降低肠道传染病感染及传播风险。
蓝白破局后,国民党侯友宜找中广董事长赵少康搭檔,民调直逼民进党赖清德、萧美琴的组合。前立委蔡正元分析指出,蓝绿最后可能只差1%多,前立委郭正亮则强调,如果差距这么微小,因为大陆近日有呼吸道流行病,要小心执政党藉故不让台人回来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