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会2月22日罕见发文求救,表示急诊壅塞「已达前所未有严重」,震撼社会,卫福部25日紧急开会,提出要求医院增加病床解方,遭批「画错重点」,多位专家指出,急诊爆满不是病床不足,而是护理师人力荒,2023年疫后爆护理师离职潮,离职率12.61%、空缺率9.05%,创近10年新高,「没人力只能关病床!」

中华民国护理师护士公会全国联合会监事长高靖秋表示,「护理人力不足,医院床开不出来,急诊病人住不进去,只能塞在急诊,这种状况不管是对病人、对护理师,是全盘皆输。」

高靖秋分析,至2024年底护理执业人数为19万3984人。2014~2020每年净增加约5000人,但疫情过后,2022~2023年每年净增加仅2,500人,2024年虽略增加至3,852人,但仍无法满足需求。

依据卫福部2023年《台湾护理人力供需分析与政策整备》,以台湾的医学中心为例,将病床数、三班护病比、休假计算之后,需配置1万1895名护理师,而2023年现有人力为8064人,因此还缺3831人。

然这次急诊医学会公开发出求救文,卫福部竟未找护理师团体沟通,多位医疗界人士告诉CTWANT记者,未来恐怕会导致手术限时、缩减,医疗崩溃的骨牌效应才刚开始。

农历春节期间,全台平均每天急诊就诊约3.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的2.7万人多出1万人,直接导致各大医院急诊室「塞爆」。一名不愿具名的急诊医师PO文表示,「急诊塞到爆炸,病患坐在轮椅上,连个可以放铅板屏蔽的地方都没有,病患就在急诊走廊照了一张胸部X光,还真的是头一遭」。

该名医师嘆道,疫情后热情燃烧殆尽,医疗体系却未获得足够的支援与补强,导致大批护理师离开,他表示「你们继续无感,下次躺在地上急救插管的,不是你的家属就是你自己」。

疫情期间医护齐心守护民眾健康,但热情消磨殆尽后,却发现医疗环境仍不理想,导致大批医护纷纷离职。(示意图/非当事人/黄耀徵摄)
疫情期间医护齐心守护民眾健康,但热情消磨殆尽后,却发现医疗环境仍不理想,导致大批医护纷纷离职。(示意图/非当事人/黄耀徵摄)

其实急诊长期都有壅塞的问题,但今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护理人力大量流失,根据卫福部资料,2023年疫情后护理师离职率为12.61%、空缺率9.05%,双双创下近10年新高,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短短2个月内,就有705名护理人员离职。护理人力不足,导致医院只能关闭病床,因此导致急诊患者无法转入一般病床,因而造成严重壅塞。

敏盛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杨大纬表示,「我们医院急诊的待床时间大约3天,据我所知,最辛苦的林口长庚急诊至少要等一周才有病床!」童综合医院急诊部主任魏智伟也说,「现在急诊就跟菜市场一样人挤人,许多家属都明白我们的困境,但也有部分民眾会不满,会不停逼问护理师『为什么还不能转病房』。」

魏智伟说,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已经排到病床的患者,因为护理师需要交接、清洁病床,所以请患者等待,但患者却一直不停追问「为什么还不能去病床」。「大家要知道,一位护理师同时要负责很多名患者,每一次回答都会中断她照顾其他患者,最后这位护理师爆炸了,直接回那位患者『你再逼问我,我就去拿离职单了!』」

「护理人员净增加人数下降,且『避重就轻』,不愿投入急重症科别,除了从医院转至诊所、长照机构,也有不少人转行去当房屋、保险仲介。」高靖秋说,2024年护理师医院执业人数占63%,诊所占16.9%,长照及诊所执业人数占比逐年增加,医院执业人数占比减少。

护理师离职潮恐酿医疗崩坏,因为所有的医疗行为要运作,都得靠护理师启动。没有护理师、病房只能关床、甚至不能动手术。一名不愿具名的外科医师透露,「没有护理师,不仅不能排手术,而且手术时间也要严加控制,万一让护理师没办法准时下班,医师还会被惩罚。」

部分医院为了留住现有的护理师祭出规定,若是耽误护理师下班,医师就会被记点,累计一定的点数就会被处罚,例如可能会被取消手术。「这对外科医师来说非常严重,也可能进而导致医师出走。」这位医师忧心地说,护理荒的连锁效应,才正要开始。

更多 CTWANT 报导

#护理师 #急诊 #医院 #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