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慢性疲劳的搜寻结果,共57笔
秋冬季好发呼吸道传染病,台北荣总遗传优生学科主任张家铭今(17)日表示,民眾常在疾病痊癒后觉得喉咙卡卡,甚至整个人提不起劲,可能是身体慢性发炎所致,宜从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管理4方面改善。
公务人员身心调适假上路,一年可请假3天。身心科医师提醒,大家常听说的「慢性疲劳」不是单纯「累」而已,而是超过6个月的极度疲劳。若常觉得睡了很久仍疲惫,伴随头痛、注意力下降、焦虑等,千万别忽略身体的求救讯号。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长期承受工作、人际、家庭压力,常出现睡不饱、疲累、没胃口、头痛胸闷、肠胃不适等症状。中医师指出,压力不只让人情绪紧绷,更会影响肝、心、脾、肺、肾「五臟」,导致身体失衡,造成各种慢性不适。
英国王室成员肯特公爵夫人凯萨琳.沃斯利(Katharine Worsley)于当地时间周四晚间,在伦敦肯辛顿宫寓所辞世,享耆寿92岁。
资深艺人沈玉琳日前证实罹患血癌,目前正积极治疗中,他今(22日)指出,自己每年都会做高阶健检,病发前三个月才验过血,当时数值都是正常,但还是发病了。医师郭明宗指出,急性骨髓白血病的发病速度相当快,可能在几个月甚至几周内就发生,就算定期健检,的确可能无法及早发现。
沈玉琳日前被确诊白血病,全面停工休养,今(22)日他就在脸书发长文,公开自己的发病过程,表示「全世界最想知道病因的人就是他」。
台湾健康风险正快速转变,健检诊所分析,国人正面临5大健康警讯,以肥胖三高问题最大,去年肥胖率逾7成创十年新高,其次包括脂肪肝、身心压力、肠胃健康、女性骨松与雌激素波动异常等。
台北美兆诊所今(18)日公开以近300万笔健检数据分析的《台湾十年健康趋势》,总裁林群表示,从长期累积的近300万笔健检数据中,观察到台湾五大健康警讯,包括代谢问题提前、肝臟风险年轻化、女性荷尔蒙连锁、胃癌前哨与压力失衡,预防医学不只是延长寿命,更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我国肥胖率创10年新高!台北美兆诊所今日公布「台湾十年健康趋势」,分析近300万笔健检数据,发现台湾正面临肥胖三高、脂肪肝、身心压力等5大问题,专家强调,健康风险已成为世代共同课题,健康管理应朝「预防医学」方向前进。
消防员除了出入火场,还要协助救灾、救护、救难。最新研究指出,我国超过3成消防员长期处于职场高压,更有过半睡眠不足。专家呼吁提升消防人员职业照护,调整执勤与待命时间、增进心理支持等,以降低工作场所的危险性,让「火神」们更健康安全地守护家园。
我国超过3成消防员长期处于职场高压、过半数睡眠品质不佳。台湾职业卫生学会最新调查指出,近2成消防员曾因压力与疲劳,影响救灾工作的安全与效率。专家指出,减轻消防员压力4大关键因子,为改善勤务时间、待命压力、睡眠品质、提供完整情绪支持系统。
陈志强近日在白家绮、黄豪平主持的民视《医学大联盟》的「撑太久要当心!别让身体假象成为行动危机!」提到他曾经因为童年梦游,惊动家人差点报警的故事。
肠胃经常不舒服,还伴随慢性疲劳、免疫力低下,甚至皮肤出状况,检查却找不出什么大问题?很可能元凶就藏在食品添加物里。医师张家铭指出,人工色素、代糖、乳化剂、防腐剂,长期吃进肠道,会悄悄扰乱菌相、削弱免疫力、甚至成为发炎或肠癌的推手。
高雄1对夫妻檔长期受到肥胖困扰,丈夫因体重过重合併高血压与膝关节疼痛,妻子则有代谢异常与慢性疲劳等症状。高雄市立小港医院综合健康减重门诊评估后,透过内视镜袖状胃成形术,协助夫妻以特殊内视镜缝合系统,减少胃容量并延缓排空时间,有助于控制食量与饱足感,加上营养师指导和运动,2人成功共减50公斤。
高雄市立小港医院为一对长期受到肥胖困扰的黄姓夫妻施行「内视镜袖状胃成形术」,俗称「无痕胃拉提」,透过特殊内视镜缝合系统,减少胃容量并延缓排空时间,有助于控制食量与饱足感。2人共减去50公斤,健康状况与生活品质获得改善。
你是否出现身体疲倦、注意力下降,情绪常在焦虑易怒、低落忧郁转换?这可能是「脑神经衰弱」,现代医学常视为与焦虑症、轻度忧郁症、慢性疲劳症候群重迭的心理生理综合症。专家提醒,除透过针灸、药物改善症状,民眾也可在睡前按压神门穴,引导气血内收,并在起床按压百会穴,唤醒脑部气血活络,每次15分钟,帮助治疗脑神经衰弱。
没有生病,健检也正常,却总是觉得疲累,可能是慢性疲劳作祟。医师张家铭指出,慢性疲劳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虽未严重到能够被确诊为疾病,但却是身体机能开始失衡、代谢开始出错、免疫系统悄悄改变的状态,只要愿意从饮食、作息、压力、运动调整,在真正生病之前,这段过渡期是可以逆转的。
每天都好疲累、有睡跟没睡一样、连简单的工作也无法专注?当心可能是EB病毒引起的慢性疲劳症候群。医师刘博仁指出,全球超过90%的人都感染过EB病毒,最常透过唾液传染,多数人感染后会痊癒,但该病毒会终生潜伏于体内,免疫力低落、压力大、作息混乱都可能活化它,造成疲劳与慢性免疫失调,甚至是鼻咽癌。
英媒《BBC Future》曾发布「全球百大健康食物」,猪油名列第8,医师陈欣湄表示,猪油的确是有多种营养价值,但也有研究指出,长期摄取可能引发身体慢性发炎,若习惯食用,应搭配原型食物帮助平衡。猪油不是单一造成发炎的原因,不用太污名化它,但仍需适量使用。
惠中寺「未来与希望」系列讲座,6月23日邀请资深媒体人及养生专家暨癌症关怀基金会董事长陈月卿,主讲「《升级你的自癒力》—身心共振的进阶修练」,她将走过病苦的经歷,转化为力量以推动健康作为一生的职志,分享如何改变饮食,让自己活得更健康。讲座吸引近500人聆听,网路触及人数近9,000人,反映大眾对健康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