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战国晚期的搜寻结果,共17笔
春秋战国、成王败寇,人心决定军事,军事决定政治,政治再决定经济。东周时期白狄部落建立的「中山国」一直都鲜为人知,直至考古团队在河北平山县发掘中山国都灵寿古城,出土文物也被视为古代中国北方戎狄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成为战国七雄以外的「第八雄」。
战国晚期,秦国强势崛起,已有一统天下之势,面对虎视眈眈的秦军,六国理应同心协力对抗,但燕国末代国君燕王喜却屡屡做出错误决定,接连攻打赵国都以惨败收场,重创国力,而太子丹为了岌岌可危的燕国,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结果失败导致秦灭六国的进程加速,燕王喜杀子求饶也没用,父子最终都以悲剧收场。
战国晚期,秦国逐步崛起,宣太后虽出身陪嫁媵(ㄧㄥˋ)女,却凭藉智慧与政治手腕左右国家局势,成为古代史上第一位真正掌握实权的太后。通过巧妙的外交与权谋,她在外与异国王室周旋,稳定秦国边境,并最终策划弒夫夺权,逆转朝局,为秦国的统一打下基础。
战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长平之战」,秦将白起运用诈降与离间计成功扰乱赵军军心,导致赵括仓促接掌兵权、改变战术方针,最终40万赵军被困长平、全数投降。为防后患,白起下令将所有俘虏集体活埋,举世震惊。这场战役不仅奠定秦国霸业,也留下难以抹灭的歷史血痕。
大陆央视报导,湖南博物院16日发布马王堆研究新成果,2000多年前「枕巾」为何新证为「坐垫」?近期,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在对马王堆出土部分丝织品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时,将出土于马王堆一号墓北边厢的绮地乘云绣「枕巾」重新定名为「茵席」,也就是「坐垫」,纠正半世纪来对这件文物功能属性误解。
新华社报导,「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等6个项目入选。
新华社报导,「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等6个项目入选。
武王墩墓位于大陆安徽省淮南市,是战国晚期楚国的王级墓葬,其中一号墓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且结构最复杂的楚国墓葬,日前考古团队宣布对一号墓考古工作全部结束,大多数学者认为,一号墓的墓主是战国晚期的楚国君主楚考烈王;除此之外,考古学家还在这里发现了楚式「兵马俑」,且这种人俑直到汉代墓葬仍在使用。
武王墩墓位于大陆安徽省淮南市,是战国晚期楚国的王级墓葬,由于大墓受过盗扰,为了保护文物,考古队展开抢救性挖掘,并于近日宣布对于1号墓的考古工作全部结束,考古人员根据墓葬规模和结构形制、出土文物以及文字资料等,再对照歷史文献综合分析,基本确认1号墓的墓主是战国晚期的楚国君主楚考烈王,也就是成语「毛遂自荐」故事的重要人物之一。
秦始皇是中国第1位皇帝,外界对其陵墓迄今仍充满疑问、也未能挖掘,但在2004年,考古学家已发现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陵墓,该陵面积巨大,为大陆目前为止挖掘的第二大陵墓(仅次于陕西省宝鸡市的秦景公墓);大陆央视近日上传相关影片,再度引发关注。
武王墩墓位于大陆安徽省淮南市,是战国晚期楚国的王级墓葬,由于大墓受过盗扰,为了保护文物,考古队正在进行抢救性挖掘。近日考古人员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清理时,发现带有文字的漆木器残片,特别的是,武王墩墓是楚国墓葬,残片上的文字却属于秦国风格,根据研究推测,这组残片和许多知名的歷史人物,包含秦昭襄王、宣太后芈月等相关联。
传说上古时期黄帝后,黄河流域的部落出现尧、舜、禹三位领袖,他们德才兼备并实施「禅让制度」,指不独占王位,退位后传给贤者,不过美国匹兹堡大学歷史学系荣誉退休讲座教授许倬云提到,尧舜禹禅让是假的,只是后世设定的完美假设。
澎湃新闻4日报导,红极一时陆剧《芈月传》带动主角芈太后原乡楚国、也就是现今湖北一带追剧歷史热,大陆官方「湖北文旅」微信公眾号延续热度,2日发布湖北省内眾多热门景点清明节假期票价优惠、免票消息。其中提到,荆州市「楚王车马阵」景区在清明节假期(4月4日-4月6日)推出了楚国王族免费、贵族半价等两项优惠活动,引来热议,主管单位表示,这个政策目的是为宣传和弘扬楚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并不存在封建迷信。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6日指出,从2013年开始秦陵外城西侧9座大、中型墓葬中的1号陪葬墓进行持续发掘,尤其发现墓主等级极高,是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目前已基本完成墓道、墓室和3座车马陪葬坑的发掘,取得重大考古收穫,并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陪葬品)等。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6日指出,从2013年开始秦陵外城西侧9座大、中型墓葬中的1号陪葬墓进行持续发掘,尤其发现墓主等级极高,是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车马陪葬坑的发掘,取得重大考古收穫,包含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5组车马等。
大陆考古人员从2011年开始,勘探秦始皇帝陵外城西侧1号墓,日前已挖掘出墓道、墓室及3座车马陪葬坑,发现陶器、玉器、青铜器及兵器等,此外还在墓道清理出「四轮独辀木车」,是目前大陆考古唯一发现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
大陆考古学家在湖北省云梦县发现郑家湖墓地,歷史跨度从战国晚期到西汉初年,其中发现的一块墓葬群十分特别,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秦、楚墓葬竟混杂在一起,大陆歷史学者透露,因为秦军在征伐过程中,为了彻底占领攻下的土地,会迁入大量的移民,甚至还以「赦罪」作为诱因,吸引有罪的官吏迁往新占领的土地,最终形成「秦楚融合」的神奇现象。